热血激情洒公路 壮志雄心绘蓝图
——记武冈市公路局书记兼局长王太平
人物简介:王太平,1981年参加公路工作,从一名普通的养路工人做起,先后从事养路、驾驶、路政执法等工作。1996年走上局领导工作岗位,历任武冈公路局副局长、新宁公路局副局长、城步公路局书记兼局长等职务。2008年调回武冈市公路局任书记兼局长。
近三年来,王太平以其对家乡公路事业满腔的热血与激情,以超人的胆识与智慧,带领武冈公路局全体干部职工大胆探索,奋力拼搏,创造了一系列骄人业绩,给武冈公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财务实现扭亏为盈。2007年,曾经繁荣的武冈公路局实际已经走入了一个发展低谷,其上级主管部门对其财务的审计结论是:至2007年底收支相抵后为亏损3962626.27元。当时的局财务连正常的办公水电费都已无力缴纳,欠各项对外接待开支发票30余万元,欠职工集资款90万元,局财务已到了无法运转的艰难状况。王太平同志上任后,迫于财务危机情况,明确提出以效益为中心的口号,对内大力实行企业化经营模式的改革,成立公路养护公司、公路建设公司、机械设备公司,分块经营,独立核算;对外充分把握通乡公路改造的机遇,积极争取承揽工程项目,三年来共争取内外工程量1.4亿元,创武冈公路的历史之最,创造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单位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至2010年底,武冈局财务对外收支两抵为收6780530.38元,加局财务现金存款2734580.04元。三年时间,武冈公路局实现了从亏损390余万元到盈余950余万元的巨大逆转。
职工待遇普遍提高。源于自己的父辈及自己本人都是出身于养路工人的缘故,王太平同志对基层一线的养路工人寄予更多的关注与关怀。他总是尽可能地保障与提高基层养路工人的基本待遇,其上任之初的2008年,为解决局财务无法运转的难题,他提出全局干部职工实行预留30%工资时,唯独养路工人工资按月足额发放,没有预留。当然,预留工资部分都在当年年底足额并加息返回,第二年局财务实现盈余时预留工资的举措随机取消。08年以前武冈局的基层工人待遇除基本工资外,每年奖金在1000元左右;3年来,他按政策将养路工人所有应有的福利待遇都一一落实到位。王太平同志常常告诫管理层要多关注关爱基层工人,该局待岗工人凡要求上岗的,局都给他们安排落实岗位。他针对女职工体能弱的特点,千方百计的扩大就业岗位,组建劳服公司,利用单位临街门面开设商行超市,安置了8名基层女职工,其探索多种经营,开辟扩大职工就业渠道的事迹与经验在《邵阳晚报》财富邵阳版连续报导,引起全市公路系统及其它行业的关注。他甚至认真构思过实行单位贷款、职工集资的方式来解决所有基层养路工人买房难的困难。只是后来由于国家政策不许可才被迫流产,其关注弱势群体,关怀基层工人的拳拳之心可见一斑!
公路建设成绩斐然。在他和同志们的积极努力下,由该局独资组建的武冈市公路建设有限公司于2009年通过了公路工程三级企业总承包资质的评审,获得了公路工程三级总承包资质证书。3年来,他带领局路桥队伍拓宽发展空间,开拓工程市场,足迹遍及广西、贵州、江西等省市内外,其中组织完成武冈境内龙石、马转、龙田、龙文等县乡公路改造42.4公里,争取并完成武冈市境内省县主干线公路油路大修31.7公里,完成武冈城东、西、南、北多处进出口道路及城市道路的改造工程,结束了武冈自解放以来半个多世纪砂石公路的运行历史,由此全面提升了武冈公路的质量等级和通行能力,提升了武冈的城市品位,为武冈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武冈公路局的工作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与表彰:2008、2009年,该局工程管理、第三产业连续夺得邵阳市公路系统第一名;公路养护、路政管理、综合目标管理都在邵阳市公路系统名列先进行列,被评为武冈市依法行政先进单位,获得2009-2010年度全省公路系统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王太平同志深具忧患意识,胆识过人、目光超前。尽管该局在近两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他在总结工作时总是一再告诫同志们:光看近两年,可以说无忧虑;但是从长远看,湖南的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已趋于尾声,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建设我们的承揽能力还是有限的。从立足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面临的危机还是很大的。在谈到今后的发展思路时,他有三大构想:一是要在武冈建立一个湘西南机械化养护中心,要投资建设配套的沥青拌和机械设备,让武冈的养路工人走技术工人之路;二是要扩大超市经营规模,让所有的女职工从繁重的养护生产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向服务业转型;三是申办公路行业二级企业资质,做大做强路桥公司,让全局所有技术人材有施展才华的舞台,也是武冈公路事业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他在最近召开的全局党员大会上,充满深情与自信的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这三大构想就是我们这一界党组应该要也一定要完成的,我将与同志们一同去为之努力。我坚信,武冈公路的明天会更好!”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