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曾炜 实习生 黄翼)在绥宁县信访接待矛盾调处中心的作用下,历时1年零4个月,白玉乡曾家桥村鸡婆树楠竹山场合同纠纷案终于圆满结局。买卖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
6月2日,记者从绥宁县信访接待矛盾调处中心了解到,该合同纠纷案缘起买方杨某去年2月份的一次砍伐,当地村民认为是“越界砍伐”。这一疑问后来得到绥宁有关部门证实。但因为种种原因,双方和解陷入僵局。期间,村、乡,直至县林业、公安部门相继介入也未能化解矛盾。
后来,曾家桥村一些村民将问题反映到了县信访接待矛盾调处中心。今年3月起,绥宁县政法委会同法院、检察院、森林公安局、司法、信访、林业及白玉乡党委政府等单位,对该案件进行调处。4月26日,曾家桥村山场合同纠纷矛盾双方各得其所,一年多的积案尘埃落定。
绥宁县信访接待矛盾调处中心成立于2010年7月,集接待、转办、调处、查处等功能为一体,是社会矛盾调处中心,作为该县调处社会矛盾的“中转站”,整合了维稳、信访、行政和司法等资源,工作人员来自县政法委、法院、检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13个部门的27名副职,县内社会矛盾都最终在这里化解。
记者在这里看到,登记、接待、政策法规咨询和复查审核、矛盾调处、领到接访五间办公室一路排开。矛盾到了这里,仿佛上了一条流水线,被登记、分类,有对应的部门、人员接访,每个环节环环相扣,矛盾在这条线上一级级演变。这里流程的最高级别就是分管的县领导现场接访。曾家桥村的合同纠纷在"矛盾调处"环节上成功化解。
统计数据表明,绥宁县信访接待矛盾调处中心成立10个月以来,共接访546批2005人次,受理各类纠纷419起,办结406起,直接调处重大矛盾纠纷34起。化解矛盾在这里形成合力。该县信访量从以前每月100余批次,下降到如今的每月不足40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