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从胡锦涛“七一”讲话看我党的忧患意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再次唤醒了全党的忧患意识。
  
  一、忧患意识的内涵
  
  什么是忧患意识?有人认为,忧患意识“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观、一种生活和学习的动力,是内在的生活的原则”。也有人认为,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防范意识和预见意识,是一种自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有人认为,忧患意识是“在科学分析形势的前提下从现实的情况出发,对未知事物将会给自身带来的消极影响产生的一种警惕和担忧,以及未雨绸缪、统筹规划、积极应对的科学态度,是一种自觉的敢于面对问题、战胜困难的意识和勇气,体现了坚持真理,不畏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信念”。或者认为,“顾名思义,忧患意识是对未来可能存在和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危险的忧虑思想和意识。”笔者认为,忧患意识就是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就是要有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是现在要忧未来之忧,安乐时要患危难时之患,及早做好科学应对的准备。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有了忧患意识,中华民族才能够5000年文明历久不衰,始终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
  
  二、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胡锦涛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但是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为什么?一句话,是世情、国情、党情变化所要求的。
  
  首先从世情来看。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主题,但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虽在不断向前发展,但没有根本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世界仍很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现,恐怖主义危害在上升。同时,我国还将长期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执政不能不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其次,从国情来看。新中国60年的建设发展尽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我国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我们仍然面临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只有增强忧患意识,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才能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再次,从党情来看。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执政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我们党自从执政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增强忧患意识。毛泽东曾把党中央进驻北平喻为“进京赶考”,邓小平告诫“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江泽民指出:“如何使我们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胡锦涛强调:“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新时期增强党的忧患意识,要求我们清醒认识党的建设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三、增强忧患意识的总要求和具体着力点
  
  增强党的忧患意识,实质上就是要提醒全党居安思危、奋发进取,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把党建设成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从总书记的讲话内容看,新时期增强党的忧患意识,总的要求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讲话指出:我们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首先,我们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紧密结合实际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其次要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严格遵循执政党建设规律进行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各项制度,形成一整套科学管党、从严治党的制度和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第三要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党建工作的新方法,不断提高党建工作实效。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说到底是更加自觉地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过程。
  
  新时期增强党的忧患意识,具体的着力点是:
  
  一是思想理论建设,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并同步跟进理论武装工作。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二是干部人才建设,端正用人导向。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中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敢为事业用人才,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
  
  三是坚持群众路线,尊重人民本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树立“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群众观,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亲人,这样,群众才会把党放在心上,把党当亲人。
  
  四是党风廉政建设,坚持长抓不懈。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必须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五是加强制度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为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刘运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