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赞水利建设与文化品位相结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最近,笔者在隆回县大水田乡、六都寨镇等地参加水利建设调研时,发现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就是各个水利工程都渗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它们造型优美,融雕刻、绘画为一体,普遍蕴含着美化生活、美化环境、亮丽景点、优化生态的文化内涵,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将水利建设和文化品味相结合的做法笔者以为值得赞叹,可以推广。
  水利文化,历来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以水利活动为中心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作为人类对水利活动的理性思考和社会认识,水利文化不仅是历史的文化,也是发展的文化;不仅是继承的文化,也是创新的文化,因此,现代水利建设必须与社会文明、城市文明、人的文明密切相关,必须与生态功能、美化功能、和谐功能、可持续发展功能紧密相联,对生产、生活具有极大的意义。
  纵观文化水利的作用,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方面,第一、抗旱排涝,这是水利建设最原始的功能;第二、体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生态观;第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利工程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具有旅游和商业价值(如城市的沿江风光带)因素,涉及水利产业和为之服务的水利企业,因此完全可以带动农业、制造、旅游、餐饮、交通运输等的发展,增加就业,使水利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现代文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众所周知,今年是全国的水利年,而且今后,党和政府将继续下大力气发展水利建设,发挥它们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那么,我们要如何提高水利工程的文化品位呢?笔者以为,第一、将水利建设与美学理念相结合。按自然规律办事,以供定需,量水而行,充分体现人与水的和谐相处之美;第二、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美学内涵。要将水利建设作为系统工程,不单纯只考虑工程建筑的外在美,不单纯只考虑工程的抗洪防旱功能,要结合人居要求,从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到建设,到周边的绿化工程管理设施都需要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追求,以体现现代水利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特色;第三、兼顾商业文化,为水利工程走向市场提供途径。要提高水利工程的技术含量,并营造优美、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构建水利工程与市场、与社会、与科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贯通的新平台,通过这些方式,我们才能提高水利建设的文化品位,从而达到变水利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目的。

作者:宁炳炎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