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把暑假还给孩子 让孩子自由翱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日,有孩子在网上发帖说,他暑假像电脑设置了程序的机器人:早晨五点起床——晨跑(30分钟)——练声(30分钟)——学英语(1小时)——上午上文化补习班(4小时)——下午上兴趣班(3小时)——傍晚练琴(1小时)——晚上练习绘画和书法(3小时)。除了睡觉、吃饭,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比平时上课还累。
  
  暑假,原本是孩子们最放松、最快乐的时光,但如今孩子们的暑假却被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所“占领”,成了孩子们的“第三学期”。孩子们小小年纪便与调皮、淘气、玩耍无缘。
  
  玩,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是他们成长中一项重要内容。他们在玩耍中接触人生、感悟亲情、认知世界。玩,不仅有助于拓展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增加他们与人交往的机会。可现在,玩却成了他们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在“考试为重”的背景下,教师“无限量”地给学生“灌”;家长希望孩子能早日成才,成为“通才”,下午、晚上和双休日、节假日给孩子请家教或将孩子送各种培训班。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
  
  当然,这也是大多数家长的无奈之举。现在社会竞争激烈,认为孩子不去补习就会被落下,不去学一门特长就会被淘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样,孩子真能成为杰出人才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或成为答题机器、考试狂人;或因厌倦这种呆板的学习模式而慢慢失去创新、探索的思维和能力,成为高分低能者。不少孩子参加国际奥赛拿金牌犹如探囊取物,长大后却“泯然众人”,就是个例证。
  
  家长罔顾孩子的身心感受,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弄得孩子穷于应付,到头来,花钱不少,孩子成绩却没有提高。何苦来哉?
  
  要想孩子成为杰出人才,要给孩子“减负”、“松压”,让孩子自由发展,在“学中玩”、“玩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家长不能把孩子的暑假“霸占”了,不应把学习当作孩子暑假生活的全部,应尝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开阔孩子的眼界、鼓励孩子进行社会实践。
  
  把暑假还给孩子吧,让孩子自己制定计划,家长予以指导和监督。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
  
  把暑假还给孩子吧,给孩子一片蓝天,让孩子自由翱翔!

作者:黄启龙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