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七月半”送老客也要讲文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睹物思人,又是一个怀念的季节。追忆亲人、寄托哀思,本来是充满温情的事。然而,当街头焚纸钱放炮火、坟边烧钱引发大火影响市容破坏森林的时候,纪念活动已经变得不再文明。笔者在县城一家花炮店发现,商家的头脑不知道多么发达,给先人们生产了各式各样的“物品”,琳琅满目。小轿车、电脑、冰箱、洗衣机、房屋、摇钱树、美元、鞋子、首饰。当然,这种种商品再美观逼真,也是纸品,没有实际作用。听旁边的老人说,有些人将这种种东西买齐了,一起烧给自己的先辈。更有甚者,还有小蜜甚至伟哥也成为祭祀用品,让祭祀几乎变成一场闹剧。
  众所周知,先人在地下,不论逝世多少年月了,都是与泥土为伴的死人了,按我们的土话来说,是变成了“鬼”。先人如果说真的需要财物,为什么不将真实的人民币装入棺材、骨灰盒里?后人花再多的金钱,燃烧再多的物品,也是枉然的,只不过的是灰尘多一些罢了,自己受到的污染更严重罢了。
  不文明不安全的祭拜,死者不安,生人更不安。曾经跟随我们的陋习也该摈弃了,让祭祖真的文明起来,让大家有安全感,真正无后顾之忧,才是有意义的祭祖。一次祭祖,不仅是对先辈的怀念,还是一次生动深刻的教育活动,要让下一代耳濡目染好的文明风气,传好接力棒。

作者:罗立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