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近日随领导到外地考察,发现有些学校为了出佳绩出名师,以求名牌效应,对教育教学和教师实行严格管理,这本无可厚非,但有教师感到心力交瘁,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这就不好了。笔者认为,在抓教学管理、强化教师素质的同时也应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有所5000多学生、近300教工的省级示范性学校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
一是温馨的人文关怀。由学校出资,每年给教工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对重病患者不定期进行慰问,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对离退休教工,经常慰问并邀请他们来校搞联欢活动;对家庭突遇变故的教师,学校及时进行安慰并做力所能及的帮助;教工生日,工会登门祝贺,等等。让每位教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二是宽松的制度环境。学校在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在以制度制约教师的同时,也考虑到教师的多重身份:为师、为父(母)、为夫(妻)、为儿(女)、为友。过紧的制度只能使教师对某些作出牺牲,使工作和事务都不能尽心做好。因此学校制定了弹性的管理制度,让教师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这样,看似宽松,实是教师内心有了一个自我加压的过程,能自主地充分利用在校的每一分钟,由被动制约变为主动进取。
三是宜人的工作环境。校门外,就闻到了桂花的芳香,整个校园掩映在绿林之中;走进校园,如同置身于花园:绿树成荫,花香袭人,喷池、花坛、假山、凉亭,一应俱全。这如诗如画的校园环境,催人奋进,美人心灵。学校全是多媒体教室,教工均有笔记本电脑,教师办公室均有电话。80%的教工学校有住房,没住房的,学校补助一定的费用,安居才能乐业。
四是舒适的活动环境。每个教师的身心健康都与学校工作有关,如果教师经常感到疲惫不堪、烦燥易怒、心力交瘁等,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该校建有教工活动室:书画室、棋牌室、琴房、卡拉OK厅、舞厅等,教工平时可以在室内自由活动。另外,学校不定期举办一些校内外集体活动,如拔河赛、篮球赛、登山或外出旅游等,以减轻教工的工作压力。
五是平等、和谐的干群关系。领导在对待教师的失误和偏激行为上,他们尊重教师的自尊心,正确引导多鼓励,从不盛气凌人地训斥;在谋求学校发展方面,由教代会起草方案,广泛听取教工意见;在评优晋职和学科带头人评选及名师评选方面,领导不搞特殊化。教师与领导同心同德,形成合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使教师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必须要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从政治上关怀他们,组织上重视他们,身体上关爱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感到暖心、舒心,教学才会安心、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