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大接访”贵在“马上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0月19日,笔者在“中国邵东网”上获悉,近年来,邵东县领导每年接待的上访群众达1000余批3000余人次,每年为上访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近200个。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亲情接访,用心服务,切实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去市赴省进京上访逐年下降,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邵东是怎样做好大接访的呢?一是县四大家领导轮流接访,形成制度;二是亲情接待,把上访群众当自己的亲人相待;三是认真对待,将信访诉求落到实处。该县对接待人员提出的一些严格要求,值得各地推广应用,如:“四不四清楚”是:不盛气凌人,把群众诉求听清楚,不敷衍塞责,把信访缘由问清楚,不失职渎职,把政策法规讲清楚,不索拿卡要,把受理事项办清楚;“五个一”是:一张笑脸相迎,一条凳子让坐,一杯茶水解渴,一句问候暖心,一声好走相送。

  提到信访工作,确实让人有些伤脑筋。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天灾人祸,群众的困难,不可避免地发生,生命财产的安全、房屋建设安居工程、子女读书就业、经商办厂、生活生产等等矛盾,难以绝迹。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群众理所当然地会想到政府,请求政府机关出面帮助解决问题。正是这样的诉求没有得到及时的合理的解决,才导致群众越级上访。

  将心比心,我们在自己生存、发展进退维谷时会是怎样的心情?难道说我们的政府官员就是冷若冰霜,冷眼旁观者?不能这样呀!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让群众安居乐业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既然担心群众上访会损害自己的声誉,就要满腔热忱地接待群众上访,甚至于下访,将群众的问题了如指掌,处理在自己的手上。如是说做到了知民、为民,群众还会去一而再再而三地上访吗?

  解决问题是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邵东县始终把“事要解决”作为检验接访工作成效的标尺,从情、理、法的角度,认真解决群众的信访诉求。黄陂桥乡的上访老户卢某,因邻里纠纷常年上访导致房屋年久失修无处安身,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周国利接待后,亲自到实地调查,并在乡政府现场办公,落实了帮助卢某建房的方案,当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居后,这位朴实的农民动情地说:我再也不上访了,再也不给党和政府添麻烦了。

  大接访是联系群众的好活动。这样的活动不能是突击,要变成长期存在的自觉性行动。各级政府都要实行,要继续完善。大接访关键在于“马上办”。如果说只是打嘴巴仗,或者说甜言蜜语式地对待群众,没有马上落实到人的表现,群众会更加反感的。只有马上办了,群众才能心悦诚服,不再上访了。

作者:罗立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