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举路上铿锵前行

——记邵阳市第二届道德模范、洞口籍企业家唐白莉

【时间:2011-10-31 09:08】【来源:邵阳新闻在线肖智群【字体:

    今年8月23日,一位刚刚做过癌症化疗手术的中年女子,风尘仆仆从广州赶回老家洞口县花古乡,帮助该乡正龙村贫困大学生林科解决上学困难,随后,她又前往岩山乡雷井村,为一对残疾贫困老人送去1000元和米油等生活用品。这个不顾惜自己生命却急他人之所急的女子名叫唐白莉,系广东中奥汽车销售服务公司总裁、洞口县政协常委。在她回乡服务的4年中,共为一万多个贫困家庭、3000多个学子、500多个危重患者、近千名孤寡老人以及数十项公益事业捐款捐物,金额超过一亿元。10月17日,她荣获邵阳市第二届道德模范称号。
(小标题)善举之行始于捐资兴教
     唐白莉夫妇是上世纪80年代参军到广州的,转业后在广州工作。他们志存高远,敢为人先,不贪图安逸、稳定、富足的白领生活,1995年毅然双双辞职下海,创办广州大众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经历过失败的挫折,但不言放弃,终于开拓出成功的大道。事业有成的唐白莉夫妇回乡省亲时,看到家乡还没有彻底摆脱贫困,仍然有辍学的少儿,他们感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就向有关方面表达了帮助家乡兴办教育事业的意愿。2007年,唐白莉出资100万元,在母校洞口一中正式成立了“白莉奖学金”基金理事会,主要奖励成绩优异的学子,同时资助当年考上重点大学、家境贫寒的学生,每人5000元。龙晓华、龙晓东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全靠省吃俭用维持生活,在“白莉奖学金”的激励下,他们树起了完成学业的信心。兄弟俩发奋学习,成绩优异,双双连续三年荣获“白莉奖学金”一等奖。
     助学没有终点。近年来,唐白莉夫妇在洞口教育舞台上的善举一桩接一桩,令人钦佩。2008年初,他们再次为洞口教育事业捐资550万元:350万元用于建设洞口一中新图书馆,200万元用于山门镇小学校舍改造。2008年11月,他们又捐资410万元,为洞口四中修建高标准学生公寓,为洞口一中修建体育场连接天桥。2009年,捐资910万元成立中奥助学基金会。2010年,发起成立洞口县教育发展基金会,并捐资980万元,其中420万元用于设立奖学助学基金,560万元用于修建洞口四中图书馆及通往该校的水泥路。
(小标题)善举之心源于苦难童年
     唐白莉夫妇热心家乡教育事业,无私捐献巨资的壮举,在洞口大地广为人知。其实,他们博大的爱心源于家乡。在成功人生的底座上,唐白莉夫妇都镌刻有一个十分不幸的童年。唐白莉是该县洞口镇木瓜人,10岁那年,母亲和两个姐姐因意外事故不幸离开人世,从此,她与父亲相依为命,备尝生活艰辛。搭帮乡亲们的帮助与接济,她才能不间断地念到了高中毕业。丈夫家在山门镇,不到两岁就失去了父亲,柔弱的母亲独自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眼看着家里就要揭不开锅了,绝境之中是善良的乡亲们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生产队集体决定,各家各户都要节约口粮接济他家四口,直到他两个年幼的哥哥能够挣上工分为止。如今,年已八十高龄的婆婆每每提及往事,禁不住热泪盈眶,也因此教育儿孙们知恩图报。老人的教诲,唐白莉铭记在心。富了之后,时刻把乡亲们的忧愁装在心里。
(小标题)善举之路越走越宽广
    扶危济困,这是最为重要的善举。唐白莉虽然富有,却为人低调,生活俭朴,可是在扶危济困上却从不吝啬。2008年1月,身在广州的她听说家乡遭遇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冒着生命危险想尽办法赶了回来。在农历腊月二十五这天,来到县民政局,捐资200万元设立民政慈善基金理事会,为全县因灾倒房户、特困户、农村五保户排忧解难。汶川地震后,她毅然为灾区同胞捐款200多万元。
     对于无钱医治的病人,她总是有求必应。今年1月29日,洞口县石柱乡石柱村17岁的重病患者尹雄找到了她。她问明情况,二话不说就赞助了2000元。几年来,她帮助重症病人治病的捐款达200多万元。
     在善举的路上铿锵前行,用自己的大爱行动无声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资助孤寡老人,成了她生活的一种常态。2009年春节前夕,远赴美国的她仍然挂念着家乡那些需要帮助的五保户和困难群众,于是,不顾回国20多个小时的飞行劳顿,马不停蹄赶回洞口。她把工作人员和亲朋好友分成9个组,租来几十台车辆把亲手采购的生活物资逐一送到了山门镇250户、洞口镇木瓜管区115户五保户家中。山门敬老院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大爷颤抖着接过50公斤大米、两桶5升装植物油、100公斤柴火、5公斤白糖、50公斤木炭和200元现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待他们走后,才记起应该问问这个好心人是谁。当他得知这是一个不愿留下姓名的慈善者时,感慨万千,过年时逢人就说:“送这么多的东西连个名字也不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天底下竟然还有这么好心的人!这个年是我一生当中过得最开心的年啊!”自2008年起,每年春节期间她均拿出100万元慰问特困户、五保户。2011年,这项捐款已经突破了160万元。
     修路架桥,兴建公益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善莫大焉。山门镇洞门口至大屋瑶族乡小桥村、桐山乡大道村一带山路崎岖,群众生产生活极为不便,人们一直盼望着能够修建一条像样的公路。可是,由于牵涉到三个乡、镇的利益,筹资问题无法达成共识,多年来一直悬而未决。闻知此事,感念乡亲们生活之不易,唐白莉资助100多万元,2009年在这里新修了一条3.5米宽、2.2公里长的水泥路,在溪流上架起了一座桥,使附近几十里的乡亲们出行变得便捷多了。几年来,她共赞助修建及单独修建乡村公路5条,投入300多万元。听说山门医院因资金短缺,一直没有办法购置救护车,乡亲们有个大病大灾的很不方便。唐白莉夫妇主动上门向医院提出赞助15万元,由院方买一台合适的救护车。现在,方圆几十里的急症患者不用为就医发愁了。与此同时,她醉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累计投入已达100余万元。
     拳拳赤子心,眷眷桑梓情。如今,唐白莉的善举范围越来越广,在她心里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尽己所能,让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好。

相关内容

//这里是相关稿件
分享到: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美图欣赏

更多>>

热点新闻

更多>>

图片新闻

更多>>

活动荟萃

更多>>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