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三湘都市报》报道,从11月1日起,在湘潭,公交车要是拒载老年人,除加重对拒载公交车司机本人的处罚外,每次处罚公交车所属的公交公司1000元;情节严重(投诉到市长公开电话或被媒体曝光),造成恶劣影响的,每例处罚公司2000元。
湘潭市客运处出台这一规定,好!以实际行动关爱老人,从细微处关爱老人。以前他们也曾出台过类似的规定,但只对拒载的公交车司机本人进行处罚,收效甚微,现在对拒载的公交车所属的公交公司一并处罚,并接受市民监督,这一做法,好!
公交车拒载老人的事,时有发生。据报载,8月6日,上海82路公交车,一位辛苦捡纸板与塑料瓶的头发花白的老人,带着捡来的几大包物品登上公交车后,遭到一名男乘客的谩骂,最终,老人携带的塑料瓶、纸板多数都被扔下了车。笔者也曾亲眼看到某公交车拒载了一位挑竽筛卖菜的老农。
谁家没有老人?谁又不会老?如此对待老人,天理何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几千年前就提出了这一尊老爱幼思想,可几千年后的今天,却还出现公交车拒载老人的怪事,何也?
一是嫌老人“不干净”,怕其他的乘客不坐,影响了生意;二是老人行动缓慢,上下车耽误时间;三是怕老人上下车时或在车里出意外,惹上麻烦。
近年来,国家对老年人非常关心,城市、乡村,都有敬老院、老年俱乐部,除医疗、游园、坐车等优惠或免费外,每月还享有生活补贴。可具体实施起来,为何如此之难?主要是监管不力,希望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让老年人安度晚年,乐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