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宋朝皇帝真宗赵恒的这首诗不知令多少读书人如痴如醉,“十年寒窗苦读”,我国历史上曾留下“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韦编三绝”等刻苦读书的感人故事。读书不能不为稻粱谋,因为人总是要吃饭的,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读书又不仅仅是为了“千钟粟”、“黄金屋”、“车马簇”、“颜如玉”,这样的话,读书就显得俗气了。我想,读书应当有更高层次的目的,那就是通过读书提高素养,进而做个好人。
做个什么样的好人?孟子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是说,当你没有条件、能力小的时候,要照顾好自己,不要给他人、给社会添麻烦;当你发达、能力强的时候,要尽力去帮助他人,不能只顾自己,“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先说“独善”。就是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什么环境下,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吃了人家的嘴软;不该说的不说,防止祸从口出。要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收的不收,收了人家的手短;不该做的不做,一切按规矩按纪律办事。再看“兼济”。只有关心他人,才能得到他人关心;只有帮助他人,才能得到他人帮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有了“兼济”,我们的生活会更温馨,我们的社会会更和谐,我们的前行会更给力。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指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白求恩同志就是这样的人,我们应当向他学习,争做一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