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绥宁
绥宁县“暖心工程”关怀农村教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向云峰 张先邵)绥宁县鹅公岭侗族苗族乡学校离县城45公里,尽管偏远,但特岗教师刘玲却很乐意在此任教。11月25日,刘玲老师告诉笔者:“县里很关心我们这些农村教师。我每月可以领取乡村教师补贴140元,一个学期还可以报销两次回新邵老家的往返路费。”刘玲老师是该县“暖心工程”的受益者之一。   
    绥宁县是个地广人稀的山区县,其中近千余名教师分布在距离县城60公里以上的联民、水口、梅坪等12个偏远乡镇,任教条件艰苦,前几年师资流失严重,对农村教育冲击极大。针对这种状况,该县从2008年开始实施“暖心工程”,通过建立完善农村教师激励机制、免费培训农村参培教师、改善农村学校工作生活条件等举措,进一步稳定和巩固农村教师队伍。
    该县实行农村教师绩效工资差异性补贴,按照地域远近,把农村教师绩效工资分为3档,偏远农村教师在收入上比县城教师每月多70至140元;规定新进的教师90%以上安排在农村学校,教师报考进城必须有三年以上农村任教工作经历;在评先评优和晋级指标分配上向农村教师倾斜;评选并重奖优秀乡村教师,把服务农村教育15年以上的优秀教师打造成绥宁教育的“明星”。县教育局每年投入上百万元对农村参培教师实行免培训费、资料费、住宿费、报销差旅费、补助生活费的“三免一报一补”政策,变农村教师培训由自己掏钱为政府买单。现在该县农村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分别比2007年增加10、14、20个百分点。2008年以来,投入资金6.97亿元,创建了17所省级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了46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极大改善了农村教育教学条件和教师工作生活条件。
    实施“暖心工程”以来,该县农村教育呈现出良性健康发展。近3年来,全县没有流失一名农村教师,同时300多名高素质人才通过公开招录充实到农村学校,农村教师有30多项教研教改课题在省市立项。2010年,该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9.9%;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9.3%,巩固率达99.2%。2009年来连续2年获得邵阳市县(市、区)教育督导工作考核一等奖。

作者:向云峰 张先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