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灯”,靠“灯”照路;文化是“火”,用“火”暖人。抓“文化”就是抓“发展”、抓“文化”就是抓“未来”、抓“文化”就是抓“民生”。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经济和文化共同构成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支撑与动力。经济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物质财富的逐步积累,使人们丰衣足食,物质生活不断改善;文化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精神财富的逐步丰富,使人们身心愉悦,文化生活更加美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永远都在于它对人类社会的思想启迪、精神引导与道德提升。文化以文“化”人,使人增长智慧、涵养德行、陶冶情操。所以,创造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不仅需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需要不断繁荣和发展先进文化,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让文化提升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衡量一个地方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最能体现文化的民生精神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文化民生”工程。大力实施“文化民生”工程,能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改善百姓的精神面貌,拓宽群众增收致富之路,推进社会和谐文明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促进民生的极大改善和全面发展,鼓舞人们满怀信心地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