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纪检会关注婚丧喜庆 官员要带头禁宴促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记者昨日从湖南省纪委了解到,近两年来,全省深入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对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治理,取得实效。据初步统计,去年以来,全省查处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红包礼金等问题201人,查处住房方面存在违纪违规问题24人,查处利用职权以委托理财等形式谋取不正当利益问题5人,查处借婚丧喜庆事宜敛财问题57人。(长沙晚报12月10日报道)

  读了这则新闻,为之兴奋。虽然数字不是理想,但终究是开始查处了,公布于众,是有震动作用的。特别是对婚丧嫁娶这样的看似一般的事情,也进行了干预,确实让人拍手叫好。由此看来,领导干部务必要保持警惕,不能在婚丧嫁娶上大操大办,不能让贿赂披上“礼物”的外衣,让自己糊里糊涂成了腐败分子。

  在湖南省十一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陈建教担心请客送礼败坏社会风气,成为腐败温床,呼吁立法规范“请客送礼行为”。陈建教向大会提交了“将民间请客收礼活动纳入法制化管理”的建议。陈建教认为,正当的民间喜事请客活动,朋友们彼此聚会道贺,送礼以表心意无可非议。如果以请客为名,大肆收受红包或很贵重的烟酒,这样的“请客送礼”就变得不单纯、不健康,需要立法进行规范。领导家中酒宴多。这是社会不正常的普遍性现象!(i湖南日报1月22日报道)

  陈建教表示,政府应该出台相关规定,从两个方面对民间请客收礼进行管理约束。一是酒席不能超过50桌。凡办理各种请客收礼活动超过50桌的,应当向当地公安部门或其授权的机构报告。由公安部门统一规定,并根据社会发展进行调整,目前阶段建议限定为最多50桌。二是不能收有市场流通价值的礼物。请客活动中,如果收了非亲属送的有流通价值的礼物,一律按非法所得没收。企业、单位负责人违反规定的,处以非法所得5-10倍罚款。副科级以上干部违反规定的,处以违法所得3-5倍罚款;一般职工违反规定的,处违法所得2-3倍罚款;无职人员违反规定的,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罚款。违规情节严重,追究刑事责任,以受贿罪论处。

  陈建教代表的建议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的确是有的放矢,符合人民群众的心愿,说出了群众的心里话。笔者分析以为,作为省人大代表,能够洞察民情,反映群众疾苦,是人民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所在。在两会上,如果说多有这样的实事求是的建议,那么两会的实际效果就出来了,花费的人力财力,也不枉费心机。不过,我要给陈代表进行补充完善,到底是什么人有“能力”来办规模宏大的50桌以上的酒宴,并没有一针见血地提出来!是干部?是老板?是主要领导?是一般群众?陈代表应该是直截了当地阐述!

  这个问题不难找到答案。从社会实际来看,如今普通群众办酒宴的越来越少,特别是农村。无论是城乡,一般人办的酒宴不过是直属亲戚。因为,普通老百姓办酒宴要亏本,宾馆收费高,要给宾客发红包、发烟。而与普通老百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掌握实权的官员家庭才能办得起几十甚至于上百桌的酒宴。领导家中酒宴多。这是社会不正常的普遍性现象!楚汉之争,项羽设了个“鸿门宴”,成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而今,那些手握一些实权的领导干部,之所以喜欢置办宴席,除了一些奉承者兴风作浪外,直接的主要的原因是“主人”们也有非份之想,企图借宴席发个大财。试想,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家中摆了宴席,周围的、下面的百姓谁敢熟视无睹而袖手旁观呢?据说,领导家事后有人专门统计,他们的宴席收了多少礼物?有那些应该来的而没有“光临”?

  天下绝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不图回报的送礼?领导干部家里的宴席,实际上等于架了一座桥梁,让“披着礼物外衣的贿赂”畅通无阻,络绎不绝。由此可见,领导干部家里的宴席看似喜庆,其实不然,如同收藏了一批“定时炸弹”,问题随时随地可能发生。众所周知,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软。被人牵住了牛鼻子,就无可奈何地成了“礼物”的奴隶!因此,禁宴促廉实在是明智,对领导干部是极大的关照和保护,对净化社会风气减轻群众负担也是极大促进!

作者:罗立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