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尊重历史 秦桧还是跪着的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长跪492年的秦桧夫妇在南京家乡的博物馆里有了坐像。博物馆回应将秦桧雕像改跪为坐无平反之意。(12月13日《工人日报》)

  为了打造“文化旅游景点”,名人故里总喜欢打“名人”这张王牌。不遗余力地争历史名人的故里或者为本地的反面名人“正名”的新闻屡见报端,折射出功利主义政绩观,以为有了名人效应,就有了滚滚财源。

  有报道称,蔡京故里征地30亩,耗资近千万,决定修复蔡京墓。照此逻辑,如果考古发现了秦桧墓,估计也会动用公帑大修一番的。

  古人把奸臣秦桧的跪像放在民族英雄岳飞的像前,无非是表明颂扬英雄鄙视汉奸的态度,立场,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朴素正义观而已。今人本应平静地看待历史问题,何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跪像改成坐像。“跪了492年,想站起来歇歇或者喘口气”,分明是明目张胆地为投降卖国鸣冤叫屈。“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几尊跪像,生动地刻画出古人对奸臣的深恶痛绝。

  秦桧陷害忠良,卖国求荣,是历史上公认的奸臣,勿须赘言。秦氏后人也自认“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当然,史上也有人表扬秦桧。如昏君宋高宗对秦桧有过“朴忠过人,朕得之喜而不寐”的评价。现在有人认为“秦桧陷害岳飞”是另一个“莫须有”,岳飞之死属于“咎由自取”。有人认为秦桧投降是为了江山社稷。有人认定秦桧是胸怀全局的政治家,是民族融合的推进者。这些颠倒是非的言论,或出于对史实的无知,或出于对史料的片面掌握,更多的是出于臆断,不足为凭,更不会得出科学的史学结论。

  博物馆是免费对公众开放不追求商业利益的场所。可以让岳飞和秦桧都进入博物馆,在忠奸对比中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一定要尊重历史,不要颠倒黑白,以丑为美,贻笑大方。

  民族要复兴,必须要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让秦桧坐着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地方发展旅游经济的小事,却关乎着社会主流价值,不能小视。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面前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听之任之,秦桧像还是还其历史本来面目,跪着的好。

  1983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杭州秦桧跪像前给外孙讲述英雄和卖国贼的故事。他告诉小外孙:“英雄永远为后人所纪念,坏人永远为后人所唾弃。”

  秦桧跪了490多年,已经成为一种历史文化符号,其中蕴含的意义相当明确,根本没有改跪为坐的必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仿塑跪像丑化坏人。因此,大可不必担心人权意识的落后。历史就是历史,不能用今天的观念去苛求古人。事实上,你就是让秦桧坐起来或者站起来,也改变不了卖国贼秦桧在人们心目中的丑恶形象。

  秦桧是否有功?据说“宋体字”的创立者正是秦桧,他曾经标榜:“功名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惟有秦体字乃万世不易之业。”就算流传至今的“宋体字”有秦桧的功劳,可也不能“文过饰非”,掩盖他投降卖国的罪行。

  近年来,有极少数人专以歪曲、篡改历史为能事,早被历史钉上耻辱柱的卖国贼在他们的笔下成为了“爱国英雄”。李鸿章、汪精卫成了“英雄”。甚至于还给侵略者树碑立传。如此倒行逆施,不得不让人深思!

  “秦桧也想坐起来?先问问岳飞同意不!”此言说得极是。

作者:刘孙容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