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合肥在线消息学生考试成绩低于标准,每少1分,罚款1元,以此来奖励高分学生。12月20日,有学生家长反映安徽六安市霍邱县农机校对学生进行罚款一事,当地教育局已表示将介入调查。(《邵阳晚报》12月22日)
据该校九年级的学生李向东介绍,九年级的学生学习本来就很苦,压力也非常大。有的考得差的学生甚至被罚几十元。孩子考得差不敢跟家长讲,没有钱便只有向他人借,借不到甚至还有人从家里偷钱。这意味着什么?这一赏罚“新措施”难道是促使成绩差的学生从此走上偷窃之道,成为社会的渣滓?这难道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当然不是!学生本来就有差异,有20%的学生课堂上吃不透,导致成绩差,这是很正常的事。该学生还说:“像这样的罚款,从七年级就开始了,到现在已有3个年头了。”为什么长达3年的罚款现象现在才得以揭露?可能大都是学生罚了款交了钱,家长并不知晓,或者是部分学生家长因怕惹事而息事宁人,甘受冤气。安徽这学校对学生赏罚“新措施”确实“标新立异”,让人大跌眼镜。
据该校校长解释,老师这样做的用意是激励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并称这个手段让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提高了不少。用意一说很难说服众多家长,“绿领巾”、“红校服”和此前“令学生互扇耳光”事件,不都是说为了激励学生进步?但最终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终生的,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都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
安徽此校少考1分罚款1元的赏罚“新措施”,是教师的悲哀,折射的是部分教师的水平有限,黔驴技穷,只得出此下策;同时也是学校的悲哀,凸显了学校办学理念的偏失。可以说,终归到底是部分学校、教师教育行为的功利性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