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违规公车为何如此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日前,中央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透露,截至去年10月底,全国党政机关已经认定违规车辆近18万辆。(《邵阳晚报》1月6日)

  从“农业执法车现身老挝”到“山东潍坊市人民检察院违规配备进口越野车”,再到湖北省广水市出现“车随人走”的怪现象,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以上这些新闻引发公众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的高度关注。而中央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小组办公室透露的“近18万”,再度激发公众对公务用车乱象的愤怒。“近18万”这个数字应该只是违规公务用车的保守数据,可这个数据却再次刺痛全国民众的神经。虽然中纪委称将逐一进行处理,但这却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违规公车为何如此之多?

  首先这与官员本人的思想觉悟密切相关。违规公务用车的泛滥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之一,这与部分官员“官本位”的落后观念有着密切关系。公车私用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是部分官员的党性丧失造成的。

  其次是官员手中的权力在作怪。公车泛滥的根源在于权力失控,公车改革要顺利实行并落实到位,唯有约束住官员手中的权力。只有使官员手中的权力不再膨大化,公车违规乱象才能有效控制,从而重新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再次就是民主监督的缺失。温家宝总理曾表示,对于公车私用问题,“应该管得住,必须管得住”。他强调,最根本的是两条:第一条是公开透明;第二条就是民主监督。只有在群众的监督下,公务用车的违规现象就会大幅度下降。

  违规公车不仅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更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笔者认为,公车治理之所以难,问题就出在公众监督难。治理违规公车,必须有时会介入、群众监督。另外就是加大惩处力度,用强力对付强力。这样才能使“权力”官员望而生畏,从而有效地改变公车私用这一现状,树立各级政府的良好形象,为党和政府的廉政建设再铸辉煌。

作者:罗日明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