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中西结合”育人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父亲推崇西式教育,母亲信奉传统教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夫妻关系一度很紧张。为缓和矛盾,两人定下协议,再生一子,按照各自的教育理念分别教育。

  接受母亲严苛教育的哥哥羡慕没有学业压力的弟弟,几乎被学业压力逼“疯”的他,心理越来越失衡,竟用砖头砸向弟弟,造成弟弟重度残疾……(2011年7月19日《西宁晚报》)

  这个家庭的悲剧,又唤起了人们对教育的思考:西式教育好,还是传统教育好?

  传统教育注重的是书本知识的积累,学的东西多而杂,强调死记硬背,大多数孩子被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有的被逼疯,甚至逼死;西式教育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多,“背书”要求少,强调的是探讨、合作,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去积累多少书本知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平心而论,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西式教育,都有其自身的优点与不足。近年来,国内家长争着把孩子送出国留学,不少在国外打拼的中国移民却在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回国内接受传统教育。这足以说明这一问题。

  那么,作为施教者,该如何选择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呢?是延续传统的中式教育,还是引进新颖的西式教育?

  我认为要结合孩子的个性与实情,寻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西式教育也好,传统教育也罢,只有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中西结合”的育人方式值得探讨。吸取西式教育中的精华,摒除中国传统教育中不合理的观念和方式,让西式教育与传统教育有机融合,让孩子既享受传统教育的甘霖,又承接西式教育的雨露,在轻松、愉快中既学到知识,又培养能力。岂不美哉!但在借鉴西式教育时不要脱离本土文化的根,盲目将西式教育手段施加在孩子身上。再说,西方比较好的教育制度和方式,也未必适合我们中国人。因为西方人和中国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文化底蕴。

作者:黄启龙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