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春节到乡下老家拜年发现,农村不少孩子在幼年时,就告别了父母亲,跟随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到了上学时,就更加多了。上一代的扶养主要是在生活上的关心,至于读书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农村教育的瓶颈何在?重视对留守孩子的教育,让每一个留守孩子读好书,是发展农村教育缩小教育差距的主要矛盾。近几年,农村人口中条件好的,大都想方设法将孩子转移到城区学校读书了,以致于城区学校班额爆满,人满为患。而农村的片小门可罗雀,不少迫不得已撤并了。农村留守孩子读书如长征一样,困难重重,跋山涉水,不坐车上小学不行了!
关心农村学校的发展,就是要为留守孩子读书排忧解难。这样的关心,不能停留在下文件喊口号上,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党性讲人性的高度上重视,农村教育落后,留守孩子读书难,这样的教育工作是失败的,为政一方的领导是于心不忍问心有愧甚至于有过的。留守孩子也是祖国的花朵,我们要给予特别的关爱。
从目前来看,义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选择,也是化解基础教育多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手段,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解决留守少年儿童的教育难题,匹夫有责,各部门要肩负起重责,将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人。首要的一条,是农民工流入地要真正负担起让他们子女有校可进读得起书,禁止巧令名目收取各种费用,其次是各部门要同心协力,为迫不得已的留守孩子创造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