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研究生帮环卫父母扫大街是最现实的实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夜已深,常德环卫工人杨明利、王志梅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戴着眼镜、一脸书生气的儿子杨超拿着扫帚紧随其后。今年春节,这一家三口扫大街的一幕,感动了不少常德市民:为了使自己的父母不那么辛苦,苏州大学研二学生杨超寒假回家后,就帮着父母清扫马路。(三湘都市报2月1日报道)

  研究生放假归来,主动帮助父母清扫街道,确实为之一震。今年24岁的杨超,是苏州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研二学生。他为什么会这样放下书生意气,走上街头巷尾清扫垃圾呢?笔者以为,他知识面宽广,最懂得孝敬父母,感恩图报。杨明利说,为了供儿子读书,他们夫妻俩除了做环卫工人,还在乡下种了一些田地。由于经常风里来雨里去,爱人患上了风湿病,老是腿疼。只要我们冷静分析一下,父母亲披荆斩棘,忘我劳动,为的是儿子,儿子自然要铭记,要回报。杨超的行动是最现实的孝敬。

  “父母亲都是非常能吃苦耐劳的人,我要把他们当作榜样。”在杨超眼里,当城市环卫工的父母亲是非常光荣的。面对记者的提问,他的回笼让人欣然:研究生扫大街,会不会感到不好意思?不觉得丢脸,职业不分贵贱,最重要的是做好本职工作。同学们都知道我爸妈是环卫工人,不丢人,他们靠劳动过日子,很光荣。如今有些大学生,一入大学门就很少再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你怎么看?扫街的时候,我从没想过自己是个研究生,我的身份就是一个儿子,为父母分担一点事。为人子女,不是说给父母送多好的东西就是孝顺,力所能及地帮父母做一些事情,也是在尽孝道。

  杨超对自己的行动,解释得真实自然,是完全出自内心,让我们心服口服。当代大学生、研究生能有这样的思想观念,是难能可贵的。知我者父母,为我者父母。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身份有多高大,都不能忘记父母亲,都要报答父母亲。子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父母亲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是自己的父母亲。杨超的行动,是因为对父母亲有了正确的认识,思想没有偏差了,行为才能端正。

  大学生们这几年都开展了假期道德实践活动,涌现了不少优秀的志愿者。笔者以为,没有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的学生也大有作为,帮助自己的家乡出谋划策添砖加瓦也可,帮助自己的父母或亲人做实事也可,帮助留守儿童学习也可……只要是有利的事情,都值得实践。

作者:罗立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