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元班主任津贴20多年没变,操心多、得罪人,很多老师不愿干班主任,济南一中首设“班主任节”。作为“世界上职位最小的主任”,13日,济南一中70余位班主任老师度过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该校举行的“班主任节”在省城还是首创。该校的“班主任节”被固定在每年春季开学后的第二个星期一。(《齐鲁晚报》2月14日)
诚如报道所说,班主任老师操心多、得罪人,压力大、责任重,属“教师最累群体”。在许多学校,由于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太大,不少学校每年在选班主任时都要颇费周折,反复动员。而另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我国国家班主任每月15元津贴已实行了20多年,至今没有上涨。这微薄的津贴和高强度的工作对比,当然导致很多老师不愿当班主任。这只是世人的一般见解。事实上,很多老师不愿当班主任,并不是因为津贴太少,而是缘于班主任的劳动没有得到广大家长的尊重。
济南一中曾统计,由于所有学生都需要寄宿,该校每位班主任每天平均在校时间为12小时。“早上7点就要到校,遇到值夜班,需要24小时在学校。”该校班主任张永刚说。然而,“累”还不是班主任老师们的最大难处。与每个家长的沟通,是老师们花费精力最大的地方。最为头痛的是学生家长的不理解与不支持,这导致班主任的劳动成为枉然。辛辛苦苦的工作付诸东流,当然让谁都很难接受。
13日,济南一中首个“班主任节”上,“90后”学生们对老师的祝福语有个性又不失认真,让老师们看后忍俊不禁。“当老师不当班主任的话,不能算一个完整的老师。”该校高二(17)班班主任张永刚认为,13日一早,他在台上接过学生送来的鲜花表示,“这是最幸福的时刻”。这充分说明班主任老师的劳动只有得到学校、家长、学生、社会的认可和尊重,班主任工作才能有效开展、高效进行。
提高津贴并不是万能的,笔者认为,只有整个学校、社会高度尊重班主任老师的劳动才是破解难题之计。济南一中首设“班主任节”就是对班主任老师劳动的一种尊重,努力打造“尊重”氛围,抚慰“教师最累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