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均衡发展,根据自愿、承诺、户口本地化的原则,为缺编的29个边远山村小学招聘固定教师,通过严格的笔试、面试、体验和审查、公示,招聘工作已顺利完成。2月12日,被招聘的31名教师与县教育局签订合同,2月13日各教师已赴相应村小报到,2月14日将正式上班。(邵阳市教育政务网 2月15日报道)
为此,笔者特意查看了隆回县2011年定向招聘农村边远小学教师的公告,从招聘公告中可以看到,尽管是招聘农村边远小学教师,但无论是招聘条件还是招聘程序,一点都不含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确,中央这些年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花了大量的努力,现在各地区的教育均衡情况也确实得到了一些改善,特别是实行特岗计划以来,情况更是大幅好转。但是边远农村学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福利待遇低,教学负担重,加之边远地区青年教师在找对象、子女就学等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导致教师不断流向城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以致于在一些边远山村仍然还流传着“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说法。承担边远小学教学任务的基本上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参加工作的“老民办教师”。他们在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显得很吃力,已经很难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那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技术精湛、安心扎根边远山区教育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
办法总比困难多,如今,隆回县教育主管部门重视了该县边远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缓解措施,接下来就是如何确保“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条件留人、待遇留人”了。不过,我相信,只要政策上有了支持,经费上有了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生活待遇有了提高,使教师真正成为令人尊敬、令人羡慕的职业,那么边远农村的教育事业就一定能走出困境,走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