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龙骧巴士7路公交车将在全市推出“学雷锋文明乘车卡”。乘客只要主动向老、弱、病、残、孕等特需乘客提供帮助,驾驶员就会赠送一张“学雷锋文明乘车卡”,凭这张卡片可以免费乘坐该路公交车一次。(2月15日《三湘都市报》)
看了这则报道,笔者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主动让座可以免费乘车?这是爱心让座,还是有奖让座?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最起码的社会公德,是发自内心的道德自律,无需外在的物质奖励。让座者,不是为了要得到什么奖赏,是自己的一份自觉行动。如果用“物质刺激”来“激励”乘客让座,反而会让让座者感到尴尬,使爱心变了味。
用这种方式来“激励”乘客让座,长沙市不是第一次,早在2007年9月就试行过。浙江绍兴、浙江开化、宁波北仑、石家庄邯郸等城市都曾发放过类似的“卡”。结果让座的多,但真正拿“卡”去兑换的,不足10%,大都是留作纪念。这说明让座者不是为了物质奖励,是其人格光辉使然。
当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确实不太传承,多数人让座不主动,需要培养和引导。但用发放“学雷锋文明乘车卡”等物质化的方式去刺激,用功利化的尺度去衡量,总让人觉得有点变味。愚以为,培养和引导市民这种基本道德意识,用鼓励的舆论导向可能比发放“学雷锋文明乘车卡”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