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媒体报道,某市一“最热门小学”在对有入学意向的小学生进行入学测试的同时,要求学生家长也必须参加考试,且家长成绩将纳入考试总分。该小学一负责人表示,这样是为了让家长与学校一起搞好小孩教育,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笔者认为,考孩子,不合法;考家长,不合理。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该校小学生入学进行考试是违法的。
孩子入学要求家长也参加考试,且成绩纳入考试总分,真是荒唐。我们知道,有文化的家长不一定孩子的基本素质就好,而没有文化的家长很多倒是很注重对孩子的基础教育,同时,还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这种差异则更大。如果因为家长的考试成绩造成孩子没有被录取,这对孩子的自尊心打击是很大的,甚至会在孩子的内心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这种考家长做法的公平合理性实在是值得怀疑。考家长,是人为地在设置门坎,是一种“拼爹游戏”,给人以“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愚蠢儿笨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之嫌。
当然,“为了让家长与学校一起搞好小孩教育,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学校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了解一些情况,是必要的。但是“考”的时间和方式不妥。应在学生入学后,以座谈、家访或电话、网络等方式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不应以考试的方式进行,对那些“教育方法不妥”的家长开办培训班。
话又说回来,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测评的同时“考家长”,恐怕也是无奈的现实之举。这种畸形考试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由于各地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乃至学校之间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差距越拉越大。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大都往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送。这是数千考生扎堆报考一所学校的关键所在。据了解,这次该校小学部吸引了6000余人报名,但仅招240人,平均25个人录取一人,不考咋办?“这是刷掉部分学生的一个比较好的做法。”
要想遏制“孩子入学考家长”等乱象,必须要均衡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