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新社报道,津巴布韦官方媒体《先驱报》今天援引一家动物权益保护组织的话称,4名中国籍男子因食用40多只野生乌龟而被津巴布韦警察逮捕,并有可能被驱逐出境。(2012年02月19日07:50中国网络电视台)
报道称,据当地村民举报,津巴布韦警方和官方野生动物保护组织16日对该国东南部一座村庄突袭,发现了13只活的野生乌龟,以及40只乌龟遗骸,随后将这4名中国籍男子逮捕。目前,警方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按照《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野生乌龟属于世界濒危物种。
津巴布韦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部.面积39.08万平方公里,人口888万。居民多信奉原始宗教。英语为官方语言,当地人讲肖纳语和马塔菜语。首都哈拉雷(Harare)。19世纪末,英国南非公司侵占了津巴布韦,使之沦为英国殖民地。1895年,英国南非公司用创办人罗得斯的名字命名这个国家,称为南罗得西亚。1923年成为英国“自治领地”。1964年,南罗得西亚的白人政权宣布把国名改为罗得西亚(Rhodesin),并于1965年11月片面宣布独立。津巴布韦人民经这艰苦的斗争,于1980年4月18日宣布独立,定名为津巴布韦共和国。津巴布韦一词,在当地肖纳语中是“石头城”或“石屋”的意思。津巴布韦有“阳光城”、“花园城”、“花树城”、南部非洲的“粮仓”之称。又因其河流中多有鳄鱼出没,以出产优质鳄鱼皮而闻名全球。故又称为“鳄鱼之乡”。
中国人在国外吃野生乌鱼遭逮捕真是出洋相了,非洲国家文化比起我们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国,是落后的。但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与之极不相称呀!野生动物是世界范围内都要保护的,况且吃出非典一样的疾病来多么恐怖呀!为什么这4人就这样胆大包天,愚昧无知,在非洲国家里丢人现眼?按理说,你们是高素质的人才,怎么会不懂得保护野生动物呢?一定是嘴馋吧,财大气粗吧,好吃而智昏!
众所周知,小学《科学》教材就有“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教育,有主题活动。教学目的是要引领学生经历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例如,花丛是蜜蜂、蝴蝶的乐园,蜜蜂采蜜,蝴蝶传花粉,鸟儿捕捉虫子;花丛的地下,有蚂蚁、有蚯蚓,蚂蚁、蚯蚓可以疏松土壤;用显微镜、放大镜来观察,花丛枝叶及地下还有一些微生物。由此,可以认识到,动物植物之间有着共同生存、互不可缺的关系。
《维护生态平衡》、《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爱护珍惜动物和植物》这样的小学科学课就用图说明,自然界生态系统平衡和发展是十分不易的,生物离不开环境,环境养育着生物,生物组成着环境,环境因生态平衡而优美。
但是,人类的很多行为正在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有人说,我们一些国人天上飞的只有飞机不敢吃,地上有脚的只有桌子没有吃。这样的说法不是夸张,确实这样。为了让人类不断地发展繁衍,让我们的明天幸福平安,应该保护生态平衡,特别是保护好野生动物,创造和谐的生物环境。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要严格做到。切莫再丢国人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