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处乱收费是为了树立教育好形象
教育部网站27日通报,2011年下半年督办查处的六类乱收费典型案件,警戒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政策,自觉规范教育收费行为。被通报的案件类型包括虚报冒领国家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克扣、挪用学生伙食费,违规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收费,违规收取服务性收费,违反规定、自立名目收费以及违规办班、培训收费。(新华社2月28日报道)
教育部表示将继续加大对教育乱收费案件的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要求各级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严格履行在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中的责任,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教育乱收费行为严肃查处。
查处教育乱收费,是一件好事,不是坏事。教育界的确不再是清水衙门,无论是大学,还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存在的乱收费问题或多或少。如违规带养学生、有偿补课、看作业收费等,已经到了家喻户晓的最可怕的时候!教育乱收费现象,城市比农村严重,主要表现在择校、订购教辅资料等。这种种行为,因为涉及到家庭比较宽广,因而影响很大,不严肃查处,教育的名声会日益下降,老师的形象会一败涂地,教育的健康发展会危机四伏。
治理整顿教育的乱收费问题,其实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不仅是老师的任务,社会和家庭,尤其是家长要积极配合,主动参与。众所周知,当今的学校所存在的乱收费,与家长的望子成龙思想有密切联系。一些家长只顾家庭经营,将小孩子推放到老师家庭,还寻老师讲好话,给老师送礼;如一些家长为了孩子坐个好位置,向班主任老师求情,喜笑颜开地送红包;如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读名校,不惜重金,花钱进重点学校。这种种乱收费现象的产生,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说家长端正思想,不投机取巧,乱收费就没有市场!
查处乱收费是为了树立教育好形象。治理乱收费是反腐倡廉的重要部分,是任重道远的紧要工作。要真正根治这种腐败现象,党和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声色俱厉,杀一儆百;学校和老师要以德治教,自觉遵守;家庭要积极参与,加强监督。如果说三者同心协力了,相互制约了,乱收费也就会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