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普林替母扫街的事迹让人感到非常震撼,作为刘普林的学弟,我们很想更近距离地体验他的感受。”昨天上午,在武汉理工大学旁的洪达巷路上,学生李亨用夹子捡起路面上的白色垃圾,如是对记者说。当天,李亨和另外9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的学生,实地体验了他们的“偶像”刘普林的环卫工生活。(2月29日《楚天金报》
这种实地体验“马路孝子”的环卫工生活并不是什么坏事,对学生正确认识环卫工的工作之艰辛以及父母养育之恩的伟大是非常好的一种体验。据报道,同学们穿上环卫警示服,手拿长柄夹子和塑料袋,边走边四处观望,完全没有经验的学生们,开始根本分不清哪些垃圾必须捡。这就充分说明学生对环卫工的工作缺乏了解,对环卫工的工作之艰辛没有认识。后来经环卫清扫队队长的指导下,才知道哪些是必须捡的垃圾。学生戴鹏告诉记者,刚走了半条街,就发现捏夹子的手已经发酸了,“以后,我再也不会随便乱丢垃圾了!因为,我不经意的一次乱丢,就要麻烦环卫工躬一次身。”由此可见,这样学生们提高了认识,对环卫工人也会肃然起敬。众多大学生的感受是“连碎纸片都不能放过,真不容易”,当然让众多大学生感叹的还是“马路孝子”能坚持两年,真是好样的!
但“马路孝子”刘普林只是一面镜子。他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感恩母亲的爱,不是让我们所有大学生都得亲自扫街。“马路孝子”行为的真正含义是告诫所有大学生必须学会感恩,从而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不是一次、两次或更多次的“体验”活动就能实现的。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在校大学生,不能片面理解“马路孝子”的感恩行为,学习刘普林真的不必亲自扫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