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学习不要“疲劳驾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3月1日6时许,小枫(化名)在骑车上学的途中打起了瞌睡,撞到停在路边的小汽车上,摔断了鼻梁,头部轻微脑震荡。(3月2日《三湘都市报》)

  据了解,小枫是初三学生,快中考了,早上5点半出门上学,中午只有20分钟吃饭,晚上11点睡觉“还算早”。他骑车打瞌睡,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的。

  “鸭梨山大”,是大多数学生的感受。曾有孩子在网上发帖说,他们每天学习到大半夜,早晨五点就起床,除了睡觉,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也有小学生自拟“想得美”课程表,希望能给他们“玩”的时间。

  小枫骑车打瞌睡,引起我们对教育的反思。素质教育搞了这么多年,实行的仍是“应试教育”;“减负”喊了这么久,学生的负担却越来越重,孩子能不累吗?

  在“考试为重”的背景下,教师“无限量”地给学生“灌”:中午吃饭时间只有20分钟,主课连上副课没上,没有晚自习但作业堆成山。家长“尽量”给孩子“喂”:下午、晚上和双休日给孩子请家教或将孩子送各种培训班。孩子被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在骑车上学的途中都能打瞌睡,课堂上还能有充沛的精力听课?

  要想孩子不“疲劳驾驶”,课堂上有充沛的精力听课,首先要给孩子“减负”、“松压”,让孩子真正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让其自由发展,在“学中玩、玩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美国孩子的早期教育值得借鉴,他们让孩子自由发展,在玩耍(活动)中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真正实施“快乐教学”,既给孩子学业知识,又能让孩子去想象、去创造。其次要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想学、会学。另外要教会孩子学会休息,“一个不懂得休息的人,也不懂得工作。”

作者:黄启龙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