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夏天,家住邵阳县、身患严重心脏病的刘梅(化名),来到长沙湘雅医院接受治疗,但高额的治疗费用是这个贫困家庭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无奈之下,刘梅和家人选择悄悄离开了长沙。
但刘梅不知道的是,一张层层救助的垂直网络已经张开:就在她离开医院的当天,长沙湘雅医院立即将此事告知省妇幼保健院,接着,省妇幼保健院又通知邵阳市妇幼保健院。邵阳市妇幼保健院保健部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立即电话联系邵阳县卫生局。随即,邵阳县卫生局派车赶往邵阳,在刘梅还没坐上回家的车之前,便找到了她,并将她送到邵阳市中心医院。由于及时治疗,刘梅脱离了生命危险。
刘梅得到及时救治,得益于我市2010年启动妇女高危救助系统项目,同时启动的还有增补叶酸、住院分娩补助、艾滋病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为扩大受益面,去年,市卫生局打响“妇幼保健攻坚突进战役”,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并组成专业工作班子,由市卫生局基妇科统一调度指挥,这让我市妇幼保健工作突飞猛进,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逐步得到有效防治,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取得明显成效,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等指标持续改善,部分考核指标在省里的排名跃居前列。
为妇女擎起艳阳天
“村子又组织检查了,说什么免费,我看肯定还是一样要自己出钱!”
“别这么说,隔壁村子的李家媳妇被查出宫颈癌,就是免费治疗的!”
2011年8月,新宁县又一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妇科疾病普查,村里的乡亲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农村妇女普查工作自2008年启动以来,已免费为全市大部分农村妇女提供了服务,检出妇科疾病的农村妇女大多得到了及时治疗,同时大部分县市区为妇女提供了更多的医疗保健优惠,减轻了她们的经济负担。去年,全市共为53万多名农村妇女进行了妇科病免费普查。
我市从2009年开始启动实施了农村妇女宫颈癌的检查项目,免费为农村妇女进行检查。截至目前,已完成92357名农村适龄妇女检查。去年,我市通过检查筛查出宫颈早期病变235例,宫颈癌13例。此外,通过项目,检查出患生殖道感染、子宫肌瘤等其他妇科疾患共2.26万人。宫颈癌、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提高了我市农村妇女的健康生殖水平。对于检查发现的患病农村妇女,通过新农合大病保障、医疗救助以及社会公益捐助等多种渠道,最大限度地减轻其经济负担,保证了后续治疗。
此外,我市开展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进一步扩大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覆盖面,规范资金管理和补助流程,全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率达到90%;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创历史新低,为16.17/10万,其中邵阳、绥宁、城步、大祥、北塔五县区实现孕产妇零死亡。
给儿童撑起保护伞
去年5月,小王的宝宝终于出生了,但宝宝在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时,被查出患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如不及时治疗,孩子将会有智力障碍,残酷的现实让全家人很揪心。
在发现孩子患有此症后,市妇幼保健部门及时为宝宝进行药物干预。去年,我市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共发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症4例,苯丙酮尿症(患儿可能出现痴呆)6例,均得到及时干预治疗。
在2010年免费婚检工作开展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婚检工作的财政投入,民政部门通力合作,使得全市婚检率得到大幅提升;我市全面启动艾滋病、梅毒、乙肝传播工作后,去年,全市共发现HIV感染孕产妇10人,10例均分娩,婴儿均为活产,他们中分别有2例进行孕产妇抗病毒药物阻断,7例婴儿服用了抗病毒药物。去年,我市预防出生缺陷干预措施得力,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37794人次,新生儿听力筛查30548人次,产前筛查3078人次,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4.29%,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3.92%。
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全市0—4岁儿童的进行监测,加强了围产期保健服务与儿童系统管理,提高产科儿科医生业务技术水平,自2006年至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及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据了解,今年,我市在继续抓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等项目的同时,将拓宽服务领域,逐步建立规范儿童保健门诊,配备乡镇卫生院儿保人员,开展规范化的儿童健康检查服务。定期对托幼机构进行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培训,并开展卫生保健管理工作督导评估,建立示范性卫生保健托幼机构。以县级及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为基础,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院内领导小组,促进科室协作,加强院内复苏队伍建设,推动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普及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开展产科质量检查,畅通产科急救通道,完善急救网络。抓好孕期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常规检测,提高孕期检测率,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