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 4月6日上午,邵阳市委宣传部按照全市“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的安排部署,召开文化改革发展座谈会。市直宣传系统各单位和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旅游局主要负责人,基层宣传文化单位、群众文艺团体、文化一线工作者、离退休老同志代表20余人就如何加快邵阳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会上,与会代表积极发言,阐述了我市在文化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提出了未来文化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舆论导向、文艺创作、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发展、基层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七个主题谈看法、提意见、出良策。建议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兼顾文化,加大文化发展的投入力度,全面助推文化建设,促进邵阳又好又快发展。
发言摘要:
邵阳广播电视台台长赵应国:要加快邵阳文化发展步伐,一是要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提升文化品位。要加强邵阳名人文化研究、加强民风民俗文化开发、建设一批标志性重点历史文化设施。二是要增加财政投入,提升文化地位。三是要发展规模产业,提升文化效益。在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信息、资本、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四是要加快邵阳广电发展,提升邵阳广电品牌,做强媒体、做大产业、做好服务。
邵阳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原市文化局局长李茂华:要加强文化改革发展的认识,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文化改革发展摆上重要位置,列入刚性考核指标,落实到行动上。一是要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科学规划布局市城区文化设施,老城新城文化设施建设和改造同步推进。二是要丰富文化活动,促进文化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三是要塑造本土文化名人,培育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市发改委主任刘玉江:加快邵阳文化改革发展需要领导重视,更需要宣传文化战线解放思想,创新经营,开阔视野。要突出文化发展的重点,一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二是文化旅游的发展,增加旅游中的文化元素,创作一批旅游文化精品节目;三是公共文化建设,加强项目的申报力度;四是依托文化项目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王化平:要像抓经济工作、抓项目建设一样抓宣传文化发展。一是要解决认识问题,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二是要解决定位问题,要突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齐头并进,当务之急是要抓好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各界各部门加大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三是要解决投入问题,要解放思想,破除经济基础薄弱因素的制约,敢于投入,大胆投入。四是要解决机制问题,从领导机制、考评机制、用人机制等方面,加大对文化工作的扶持力度,把文化改革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吕伯平:要切实发挥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要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文化。一是重在虚功实做,跳出就文化抓文化的思路,与全市精神品牌树立结合起来,与城市的视觉形象结合起来,与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结合起来,与城市项目建设结合起来;二是贵在独一无二,突出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品牌;三是要落实在产业发展上,特别是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市文化馆退休人员、枫叶合唱团成员蒋润:要加大基层文化建设力度,一是加大市直现有三个专业剧团的改革发展扶持力度,使之成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二是建设一批高档次的剧院、剧场;三是定期组织举办全市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四是媒体加大对地方特色文艺项目的传播力度。
市艺术学校校长曾宪高:要加大宣传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一是要高度重视,把文化发展提到与经济建设同等位置;二是要加大现有宣传文化队伍培训工作力度,制定出台文化人才培养规划和培训方案,三是完善配套相关配套措施,实行宣传文化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岗位标准,拨足培训经费。
市委讲师团副主任李维: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邵阳的执行力,把核心价值体系学习作为关键环节。一是在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和地方特色,大力弘扬“宝古佬”精神,为邵阳持续发展给力。二是形式上要体现多样性,抓住中心组学习这个龙头,大力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举办公民道德论坛。三是在传播上结合邵阳实际,注重教育的通俗性,紧扣广大干部和市民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大道理变成简明朴实的大众语言;四是在普及上要突出多样性,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平台和载体,广泛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等系列活动。
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代红:要加大基层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切实发挥其作用。配齐配好基层文化专业人才,制定专门的基层文化人才规划方案和培养措施,分批培养基层文化人才队伍。
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局长曾令君:要解放思想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一是财政要加大投入,同时要整合资源、拓宽视野、依托市场,加快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二是要加大考核力度,增加文化发展的考核绩效分值,落实好工作责任。三是要以活动为平台,营造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发展的合力。
与会其他各个方面的人员建议:要突出文化重点人才的培养,确定一批文化重点人群;要抓实全市90多万中小学生的教育,对他们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邵阳特色文化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