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至5月1日是中国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假期,但成都的部分小学生们却忙着辗转于各个民办中学参加升初中的考试,有的三天要“战”五校。(5月1日中国新闻网)
看了这篇报道,笔者总感到不是滋味,义务教育阶段本是免试入学,为何成都部分小学生的“五一节”却变成了“考试节”?“择校”为何这么“热”?
是那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在作祟。哪个家长不愿子成龙女成风?从幼儿园、小学起就打响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择校大战。家长要孩子拼命也要挤进名校。名校想出种种方式来挑学生:考文化,考才艺;考学生,考家长。学生不得不提前数月甚至数年就着手准备,进补习班、特长班。
目前,“择校”已越“择”越“热”,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这样不仅严重损害教育的公平,也“绑架”了无数家长和孩子。
“择校”之所以“热”,一方面是教育资源不均衡所致;另一方面,是由现有的应试教育招考体制所决定。这两方面问题不解决,“择校热”难以降温。即使明着解决了,暗地里也还会存在。
要解决“择校”问题,主要要均衡教育资源,尤其是师资的配备。因此,政府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必须均衡教育资源,如统一学校配置标准、统一学校经费标准、统一教师队伍配置标准、统一教师收入标准,不办重点校、重点班,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尽可能缩小城乡之间、校与校之间的差距。这才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治本之举。
另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是免试就近入学的,任何学校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考试,不得收取择校生和借读生。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教育行风建设,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秩序,严肃招生工作纪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总之,只有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不断提高教育均衡化水平,“择校热”这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只有政府职能部门通过有效机制来保障教育的健康与和谐发展,以满足广大学生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才能让“择校热”这样的问题真正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