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绥宁
绥宁县侗寨拟联合“申遗” 北大文物专家亲临“把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 4月30日至5月1日,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孙华教授以及省市文物专家一行,对绥宁县上堡侗寨、大团侗寨与广西、贵州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侗寨进行实地考察,并为该县侗寨联合申遗支招。

  考察团一行先后考察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堡侗寨、寨市历史文化名镇、东山侗族乡杨氏宗祠、龙氏宗祠和乐安铺苗族侗族乡的大团侗寨等,实地了解侗族村寨的建筑风格和民族风情,并举行座谈会对考察的情况进行反馈。考察团指出,申遗项目是以整个侗族村寨为基础,包括村落文化、村落景观,极具代表性。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保护工作,不仅要保护文物本身,还要保护生成文物的周边环境。

  考察团认为,绥宁县参与侗寨联合申遗的优势十分明显:首先,绥宁是侗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该县有6个侗族乡,侗族文化源远流长,境内侗族村寨、侗族古建筑群、侗族鼓楼、侗族花桥(风雨桥)众多,是侗族文化遗产保存得最好的区域之一。尤其是以李天保领导的侗、苗、瑶农民起义军以上堡为核心根据地,建立了湘、桂、黔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第一个效仿汉族政权建制的侗“王国”,是研究湘、桂、黔边陲地区历史和侗、苗、瑶民族发展史的珍贵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人文和侗民族史学研究价值。

  其次,大团侗寨是湘、桂、黔、川、滇五省侗族村寨里龙、杨二姓的祖居地。每年清明节,西南五省十八县的龙姓后裔数万人来到东山石桥龙宗麻墓地祭祖,喝“清明酒”,拜祖认宗。于2000年修复的西南五省龙氏总祠,享誉西南侗民族地区,许多龙姓后裔均派代表来到绥宁合谱归宗。如今,广西、贵州、通道龙姓后裔所建的村寨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老祖宗的祖居地,侗民族文化元素保存更加丰富和完整,理应列入文化遗产并加以保护。

  再次,绥宁县与三江、黎平、通道等同属侗族原生态文化区域。自古以来,绥宁县与广西三江、贵州黎平、怀化通道山水相连,尤其是通道现有县域面积的三分之二1957年才从绥宁析出,同属以侗族圣山三省坡为中心的三省坡侗族原生态文化区域,历史同源,文化同根,民俗相近,遗存之间文化传承的脉络关联紧密,文化遗产同中有异,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完全具备纳入湘桂黔侗族村寨联合申遗的条件。

  同时,绥宁县参与联合申遗可以实现多赢。从三省联合申遗本身来看,如果将绥宁纳入该项目,会使侗族文化遗产“申遗”资源更加完整、资本更具潜质、体量更为宏大、后盾更为坚强、成功更加可靠。绥宁如能纳入湘桂黔侗族村寨联合申遗项目,并申报成功,将大大提高绥宁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绥宁加快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将使邵阳乃至湖南新增一张世界级的旅游名片,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后,孙华教授对绥宁侗寨联合申遗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要注意申遗过程中的策略,要考虑整体性、集中性和代表性,就上堡村和大团村而言,要注重原样保存,强化措施,抓好规划,进一步完善申遗文本编制;注重对村民建设的引导,打造样板房;要注重对申遗工作的宣传和保护工作,争取广大村民的配合和支持,为申遗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

作者:陈贻贵 黄源栋 刘郁城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