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莫让青少年上网成疯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袁鹰)笔者有一亲戚住在县城,儿子读初三眼看要毕业了,却天天旷课,晚上趁大人睡了,溜去网吧天天上通宵。亲戚打了他,14岁的小孩竟用玻璃割手腕威胁,一次就用去了1000多元医药费。亲戚白天要上班,晚上哪有精力去守住孩子,只好摇头叹气,烦儿子不听话的同时,恨不得把哪些网吧炸了。

  笔者几次不同的时间去本地网吧,发现网民的构成主体主要是中小学学生,大人倒没几个。一些学生看上去就知是中小学生,稚气未脱。要么一人一台,要么围在一台电脑上大玩游戏,乐此不疲。笔者去问老板,老板说,他没给小孩开机,是小孩自己破了密码开机的。还要追究小孩没出钱就上网的责任呢。明明孩子在公开上网,老板会不知道,却耍赖皮?而且一般的人员没有网吧稽查证,老板根本不会买你的帐。

  一些学生没钱玩,就结伙当街抢比自己弱的学生。一些家长听说自己的孩子读书途中被抢,又要工作又要牵挂孩子安全,心挂两头。

  据了解,近年来,在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逐渐增多,留守儿童在学校之外缺乏有效监护;而在城镇,网吧遍地开花,许多吧主见钱就开机,导致一些中小学生沉迷于网吧而不能自拔。学生在放学、双休日基本处于无人管理或隔代管理的状况,逃学甚至辍学沉迷网吧的事频频发生,老师和家长对网吧“害人”深恶痛绝。

  目前,大部分基层的文化稽查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文化稽查职能难以履行到位。但有的文化稽查管理人员明明知道,中小学学生是网吧的主要客源,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睁只眼闭只眼。

  家长们和教师们迫切希望,应采取切实措施,强制网吧安装防火墙,防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将网吧管理纳入乡镇政府政务目标和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考核内容;组织邀请老干部、教师和社会热心人士作为义务监督员,加强对网吧的经常性巡查和监督。

  呼吁,莫因为保几个网吧害了一批青少年,伤了一批家长老师的心。

作者:袁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