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刘运喜)目前正值高考成绩公布,考生填报志愿的关键时刻。填报志愿,就是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志愿选择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有人说,高考考学生,志愿考家长。填报高考志愿,家长的意见很重要,孩子能否如愿以偿就读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对学校、专业和人才的了解。
志愿就是孩子对未来人生的思考:你大学毕业后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你的职业理想是什么,你的志趣爱好是什么,你在哪方面最有发展前途最能发挥自己所长。因此我认为,填好高考志愿必须走出以下几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舍近求远。就是一心想到离家乡远的地方去读书,觉得自己读大学离家乡越远越光彩,将来出息越大,发展越好,越能光宗耀祖。这是很多考生的一种病态心理。毫不隐讳地说,我当年也有这样的想法。近日有个同学的孩子高考成绩不错,超过一本线几十分,坦言湖南的大学不予考虑。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幼稚可笑的想法。大学是不分地域的,离家乡远的大学比家乡的大学好,这是什么道理什么逻辑啊?所以,填报志愿不必分远近,哪所大学对你有吸引力,哪个专业是你喜欢的,就填报哪所大学哪个专业。
误区二:好高骛远。就是不切实际,目标定得太高太远,超过了自己的能力,硬往名牌大学挤。这也是一些考生的通病。诚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此乃人之常情。读大学,谁不想读名牌大学,谁不想读金牌专业。然而,名校有限,名专业不多,最终能如愿以偿读名校名专业的只是众多考生中的少数、极少数。对于大多数的考生来说,需要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实际,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感兴趣的专业,完全不必削尖脑袋去挤所谓的名校名专业。
误区三:避实就虚。就是不顾实际地贪慕学校的虚名,一味追求学校的所谓身份、地位、名声,一心只想读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特别是那些高分考生,甚至扬言“非名牌大学在填,非重点专业不读”,盲目崇拜学校的虚荣,盲目迷信重点专业,而不是重点考虑自己的志趣爱好,重点考虑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重点考虑报考专业与自身和家庭各方面的实际是否相符。其实,学校的名声并非特别重要,专业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选择一个好的学校不如选择一个好的专业。
误区四:趋热避冷。就是凑热闹,大家争着抢着去报考那些看来很热门的专业,而对相对冷门的专业则弃之如敝屣,不屑一顾。这是绝大多数考生和家长的想法和做法。而所谓的热门专业就是家长和考生心目中就业看好的专业。其实,专业的冷与热,就业的好与坏,是相对的、动态的,是不断变化的。因为,任何一种职业的发展都有一个高峰、低谷、高峰的循环发展周期,其就业好坏只在一时,既不会永远好下去,也不会永远坏下去。所以,选择专业不能单纯看冷热,不能只看眼前形势,而应着眼长远,看今后发展,看未来趋势。
误区五:舍己“就”人。就是孩子填报志愿时完全依赖父母家人和老师、朋友,听凭他们作主,缺乏自己的思考、考虑,缺乏自己的主见。高考过后,各种学校招生广告满天飞,各种录取通知书纷至沓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面对天花乱坠的招生广告和真假难辨的录取书,孩子感到迷惘、困惑、不知所措,便把决定权交给了父母和老师。殊不知,高考志愿关乎自己一生的选择与幸福,自己的幸福怎能轻易让人主宰呢?你需要什么,你追求什么,你想得到什么,只有你自己清楚,其他人包括父母在内都无从得知。填报志愿是关系自己一生幸福的大事,我的未来我作主。所以,高考志愿的选择最终必须由自己来决定。
总之,高考志愿至关重要,影响孩子的一生一世,关系孩子的人生走向和未来幸福,我们不可不慎重,不可不三思而后行。但愿所有考生和家长都能走出高考志愿的误区,为自己和孩子的未来做出科学理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