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袁鹰)日前,正是高三毕业生填报志愿的时候,笔者的几个高三毕业学生向我诉苦,他们有的想填报农林类的学校,但是征求父母意见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致反对,理由是农林类毕业还是入“农门”。问我该怎么办。
其实,笔者这几位学生说的情况,在许多家长中不同程度存在,处理不好,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不说,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也没有好处。
我们身边许多人都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多年来耳闻目睹农村不少年轻人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家长也总是千方百计盼子女跳出“农门”。可要想想,要是大家都不务农,谈何农业振兴?中国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祖祖辈辈忙绿于土地,而发达国家几个人就可力撑万顷农田的事实,难道不该令我们深思?中国农业难道还要永远走“粗放式”经营的老路?中国农业低下的劳动生产率难道不应被“集约化”大农业所取代吗?振兴我国农业,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技术、有理想的新型创业者和成千上万的“白领”农工。
孩子读农林类学校,他们正是祖国所急需的振兴农业的后备军,家长要正确引导、支持、鼓励孩子放心踏入“农门”,让我们的后代不再提“农”兴畏。
时不我待,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家长这些长辈伸出援手,需要社会理解,更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去不懈地孜孜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