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绥宁
绥宁县因地制宜建新村兴产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 装饰一新、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木屋错落有致,宽阔、整洁的石板路环绕村庄,青钱柳、高山西红柿、纸皮核桃等种植基地生机勃勃,彩电、冰箱等高档家电飞入寻常百姓家……7月6日,走进绥宁县黄桑坪苗族乡上堡村,一幅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图景展现在笔者眼前。近年来,该县因地制宜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特色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在新农村示范建设中,该县对县域北片汉族居住、地势开阔平坦乡村,坚持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提升产业效益为主;对南片苗侗少数民族聚集区和山区特色明显区,坚持以保护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及扶持特色产业为主。近年来,该县已硬化村组道1947公里,改造农村危房4372座,建成大园、上堡、花园阁等一批文化、旅游特色村。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取得新突破,无线网络村级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网络入户率达78.4%。农村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加快,建成沼气池4970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5875台,改建猪牛栏圈9480间,完成人畜安全饮水89处,解决57211人安全饮水问题。

  该县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和“特色乡镇”。目前,全县重点乡镇发展杂交水稻制种6.5万亩,涌现出50多个“种子村”;完成楠竹扩鞭及新造7.8万亩,发展30多个“楠竹村”;该县还在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发展金银花2.6万亩、玫瑰花1万亩、绞股蓝1.5万亩,新扩青钱柳4800亩,完成油茶丰产培育和新造6万亩,每年为村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作者:向云峰 黄启清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