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在第26届亚特兰大、第27届悉尼、第28届雅典、第29届北京、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上分别获金牌16枚、28枚、32枚、51枚、38枚,位居金牌榜第4、第3、第2、第1、第2。奖牌总数也位居前列。中国体育从未像今天这样令世界瞩目。
优异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改革开放以后国力的增长和对竞技体育的加大投入。
奥运金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实力。体育大国,体育强国需要金牌来证明。金牌提振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扬我国威。
运动员去伦敦不是为了喝咖啡,听音乐,观光旅游,去的目的就是争金牌、拿冠军、升国旗,奏国歌。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是竞技体育的特征,是其魅力之所在。
关注奥运会的人们无不盼望自己国家的运动员多得金牌。求金若渴,举国欢腾。
如果刚得了几块金牌就觉得已经过了金牌瘾,金牌没有什么了不起,高唱金牌无用论,那就相当危险了。如同那些个小富即安的人一样,兜里有几个小钱就觉得自己是富翁,有了挥霍的本钱,其实放手一挥霍,保证一贫如洗。如果不巩固现有优势项目,改善“三大球”等劣势项目,那么在日后的比赛中就会被别人超越,金牌就会失落。泱泱大国,在体育盛会上拿不到几块奖牌,成何体统?
重视金牌,制订金牌战略,不等于唯金牌论,金牌至上。
体育赛事有赢有输,不能完全以成败论英雄。“吊环王”陈一冰做出金牌的动作却只得到一枚银牌,大家为他鸣不平,他仍是世人心目中真正的英雄。还有些运动员没有得到奖牌,但积极拼博了,积累了经验,他们是未来的王者。
唯金牌论只看到金牌的“利”,金牌至上实质上是金钱至上,拜金主义。为了获得金牌置体育规则和体育道德于不顾,服兴奋剂,打假球,买“黑哨”……不择手段。通过这种歪门邪道搞来的金牌没有话语权,不是遮羞布,是体育人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