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大学已经没有年龄限制,对一些大龄学生来说,结婚和生育在大学可能是必须面对的问题。2005年3月29日,教育部发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原规定中不允许学生结婚的条款,应该说是社会的一种进步,是人性化对待大学生婚姻问题的具体体现。
但在校大学生结婚应三思而行。一是分散学习精力。大学生正当青春年少,正是求学深造的好时期,结婚势必分散精力。学习期间应以学业为重,多积累知识、强化素质、练好本领,为以后的美好生活打好基础;切不可滥用“结婚生育”这一权利,更不可以此作为性开放的借口。二是没有婚姻基础。大学生虽已成年,但不管是社会生活经历,还是对于生活、情感的态度,大都处于单纯和初始化状态,不知道婚姻更多的内涵是责任。再说,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增大,工作地点未定,难以保证离校后不离婚,一旦离婚,给彼此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三是没有经济基础。大学生虽然是成年人,但在经济上并不独立,学费、生活费等都要靠父母供给。如果结婚生子,无疑会加重父母的负担,也难以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更为自己(尤其是女性)的就业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大学生要认真对待婚姻,最好是晚婚晚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