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邵阳市财政局阳光采购构筑公共财政“防火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8月2日,在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办的监管下,我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施工单位公开招标顺利结束。不久后,城区各大主要路口都将安装道路综合违法抓拍及监控系统,届时,我市智能交通系统将达全国顶级技术水平。该项目一期预算近400万元,经过公开招标,实际中标总额为316万元,实现节支率超过20%。

  这是我市政府采购工作取得突出成效的一个鲜活案例。在市政府采购办十年的不懈努力下,“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的政府采购正在不断深入建设中,“阳光采购”逐步成为现实,为公共财政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健全制度规范政府采购

  市政府采购办正式成立于2003年,十年来,该办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交易”的基本原则,落实“依法、依规、依程序”的工作方法,完善规章制度、创新工作机制,推动政府采购工作逐步深入。为规范采购行为,该办深入落实“管采分离”制,采购办负责政府采购监管工作,培育信誉可靠的社会中介机构从事政府采购业务代理。

  健全完善的制度建设是降低采购风险、预防腐败、实现政府采购公平、公开、公正的首要保证。过去的十年中,市政府采购办严格按照国家及省颁发的相关法规,并积极借鉴外地经验,针对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邵阳市政府采购操作规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形成健全有效的制度体系。同时加大法规宣传力度,通过各类媒体发布、举办业务培训等全方位的手段确保宣传效果,在全市各行政事业单位中树立依法采购的观念。

  强化监督严防采购漏洞

  没有强而有力的监督,阳光采购就会失去坚实的后盾。为了真正实现阳光采购,我市政府采购工作在管采分离的基础上,实行“管理、执行、监督”三层运作模式,以市监察、审计部门为监督机关,形成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人员为主,监察、审计多方参与的多层次有效监督机制。重大项目邀请监察人员现场全程监督,及时发现并弥补采购活动中的不足,有效预防腐败的发生。

  政府采购专家库建设对于提高采购水平和效率、维护采购评审公平公正具有重要意义。仅2010年,政府采购招标项目抽取专家就达633批次,参评专家达1912人次。自2004年首次建立专家库,政府采购办始终坚持不断提升完善专家库质量以适应工作的新需求。去年,采购办决定整顿扩充评委库,向全市各有关单位征集评委,新增评委180余名,评委库在册人数达400余人。

  “斤斤计较”节约公费开支

  根据每一次采购的实际情况,政府采购办选取招标采购、定点采购、简易询价采购,小额或特殊项目的单位自行采购等规范的采购方式进行采购,精打细算,务求透明和节支。

  “有时候我们似乎有点‘斤斤计较’,甚至‘抠门’,但为政府节支是采购工作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该办负责人说。据介绍,2007年11月,某单位曾提出自行采购一批印刷品,价格为5元一本,共6万本,预算资金合计30万元。而采购办采用询价的方式确定印刷企业,仅一周便完成采购,成交价仅每本1.06元,总金额6.36万元。相比单位原预算节约了23.64万元,节支率高达78.8%。

  十年来,随着政府采购工作的逐步推进,我市政府采购范围从通用类货物向专用类、公共服务类、民生类工程项目延伸扩展,采购规模持续强劲增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愈发显著。2002年,全市采购规模仅6865万元,至2011年采购规模达9.98亿元,是2002年的14倍,十年来累计节约资金金额近7亿元。

作者:朱迪婧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