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尾,学生流、农民工流以及冬季雨雪天气等对公路安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为了确保这段时期内公路的通畅与安全,10月份以来,市公路管理局在全市公路系统组织开展“冬季行动”活动,全面打响冬季公路保畅通保安全战役。
要求:及早动手,保畅通保安全
“公路冬季行动”要求各级公路部门及早动手,提前安排,在保质保量加快推进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大日常维护力度。
根据要求,各级公路部门要加大公路养护巡查力度,保证公路日常巡查、路况检查和桥梁日常检查、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工作制度落实,及时掌握公路、桥梁使用状况;坚持日常养护不放松,以“路容美化”为抓手,加大路面保洁力度,及时清除路面抛洒物,收集防滑砂,在G320、G207、S217线等重要线路的急弯陡坡处备足道路防滑砂、融雪剂等材料;集中清理公路上私搭乱建、摆摊设点现象,消除安全隐患,保证行车安全;做好养护机械保养,加强车辆机械管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加强对生产管理人员及机械操作手等养路工的安全教育工作,确保道路畅通的同时不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同时,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报送信息,保持通讯畅通。完善公路应急预案,建立恶劣天气预警机制,检修清障,避免因公路设施损坏造成车辆长时间堵滞现象。
隆回:积极进行路面清障
11月15日至16日,隆回公路管理局路政大队组织两个维权中队力量,出动执法车辆2台,铲车2台,对G320、S219、S312线国省主干线公路路容路貌进行集中整治,对道路沿线的堆积物、障碍物进行彻底清理。行动中,执法人员进一步加强对公路沿线群众公路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沿线群众自觉爱路、护路意识。同时,加大巡查力度和频率,发现侵害路权、妨碍公路通行的行为及时制止和查处,巡查不留死角,务求实效,并向在公路用地范围内堆放建材、废土的当事人下达《责令消除违法行为通知书》,责令其限期自行消除违法行为,对于不能及时清除的进行登记、统计,及时组织力量予以清除。此次行动共清除国省干线堆放建材42处,清理土石方2500立方米,有效的改善了所辖公路公路通行环境。
城步:扎实开展路面防水
城步公路管理局扎实开展路面防水活动。一是充分调动人员。组织2支路面灌缝专业施工队伍,配齐机械、材料和人员,加强协调指挥,科学安排,抓住晴好天气,加班加点,全力加快施工进度。二是规范作业程序。制定水泥路面灌缝施工方案,细化分解施工工艺、质量保障措施、施工进度,严格按照规定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严把清缝、灌缝工序关,确保灌缝饱满。三是加强安全管理。按照保畅通保安全的工作要求,严格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责任,施工人员必须着标志服上路作业,严禁在非施工范围活动作业,并安排专人现场疏导交通,及时处置安全隐患,确保交通和施工作业两不误。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投入材料22余吨,人员800余人次,全面完成S219线城步段43公里路面的清灌缝,有效提升公路整体使用性能。
危桥改造:确保工程按时圆满竣工
11月16日上午,隆回大桥加固改造工程正式完成验收。隆回大桥位于隆回县城中心,省道S219线K67+654米处,于1978年10月建成通车,为三孔双曲拱桥,横跨资江,北接张洞高速公路,南接上瑞高速公路,是连接邵阳、武冈、城步、新宁等市县的重要桥梁。同时也是该县三阁司和山界乡及桃洪镇部分部分群众进城的主要通道。由于交通流量大,加上多次遭受特大洪灾,桥梁的主要承重部件出现严重病害,早在2007年经湖南省桥梁学会专家评定为四类危桥。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隆回县于2008年5月对该桥进行交通管制。但两岸群众通行出现困扰。为此,隆回县公路管理局积极会同当地政府向省市级主管部门多方争取,和县政府一道筹集了隆回大桥的加固改造资金,对大桥进行加固改造。加固工程包括对3号桥台进行钻孔压浆处理;对1号、2号桥墩基础进行加固,灌注水下混泥土;老桥主拱圈拱底下缘全断面增加15至20CM厚钢筋和泥土加劲板;拆除老桥桥面行车道、人行道、栏杆、路灯,进行全面更新。
11月20日,位于S217线北塔区地段的陈家桥重建竣工通车。陈家桥建于1965年,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建设标准低,受近年来超限超载车辆碾压影响,2010年被评定为四类危桥。今年7月16日,受强降雨影响,陈家桥原有拱圈支撑被冲垮,随时可能垮塌。险情发生后,市公路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积极与当地政府衔接,紧急采取交通管制,并特事特办,于次日拆除重建,施工期间,各参建单位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等困难,齐心协力,确保了工程圆满完成。新桥属混凝土梁式桥,全长16米,宽8米,投资近100万元。近日,市公路管理局组织专家对新桥进行了系统检测,达到了设计标准和安全要求,可以安全投入使用。陈家桥是今年来市公路管理局完成的第五座危桥改造,目前还有同样在汛期中水毁的隆回高平桥改造施工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预计在元旦前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