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禁烟令”为何执行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3日,记者来到毓璜顶医院探访发现,医院禁烟实施两年来,仍然频频遭遇执行难。曾有保洁员在劝诫一名年轻人不要吸烟时,被按倒跪在地上,并要求他用嘴将地上的烟头捡起,舔干净地上的烟丝,幸亏一名路过的医生上前劝解才得以避免。(1月4日《齐鲁晚报》)

  吸烟有害身体健康,这是老少皆知的道理,在公共场所禁烟更是城市文明与进步的体现。然而,“以烟试令”者大有人在。“禁烟令”为何难以得到切实执行,在许多地方沦为一纸“空文”?

  一是我们的社会文化所致。在很多场合,社交活动往往是从递上一支烟开始的。逢年过节,给长辈买烟送礼尽孝,甚至婚礼酒席上,也有新郎新娘给来宾点烟的环节。这些包含着交际、面子的“烟文化”不断被人“炮制”出来并推陈出新,似乎请客吃饭不递香烟就是失礼,似乎不送香烟就就谈不了事,而且人们所抽的烟往往被当作一种身份的象征。

  二是广大烟民对烟草的危害及禁烟的必要性等认识不足。广大烟民对“禁烟令”了解不够,认识不深,没有充分认识到长期或不知节制地吸烟,会严重危及到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之烟民控制能力弱,服从意识差。

  三是制度上的缺陷。首先,“禁烟”只是规定,不是法律,缺乏刚性的约束,执法监管有一定难度。其次,有禁烟行政处罚权的单位少,执法人员缺乏,具体操作起来困难。

  四是烟草是我国许多地方上的重要经济来源,导致很多地方并不愿意真正下功夫进行“禁烟”。正如一边反腐一边造“黄金月饼”。

  如何避免“禁烟令”成为一纸空文?

  首先,要加强在禁烟方面的公民教育宣传。各级政府要及时有效地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以及派发宣传单、宣传册等进行广泛的禁烟宣传,使“禁烟令”长期持久地深入人心,使广大烟民提高自律自控能力,自觉维护“禁烟令”。

  其次,要将“禁烟令”纳入法律的范畴,以加大禁烟的执行力度和惩罚力度。国家要将“禁烟令”纳入法律的范畴,各地禁烟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加强对违令单位与违规烟民的综合稽查处罚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心慈手软,姑息养奸。像新加坡,在禁烟区吸烟将被罚款200新元(约合135美元),阻挠禁烟令执行将被处以1000新元(约合675美元)的罚款或监禁6个月。

  最后,“禁烟令”要彻底取得实际效果,需破除来自烟草财政的影响。国家应当从烟草产地入手,一边督促该地区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一边给予相应财政扶持,让这些地区逐渐摆脱以烟草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区域发展格局,引导其开发和拓展利国利民的其他经济产业。

  只有多管齐下,通力合作,“禁烟令”才会令行禁止。

作者:黄启龙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