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 1月5日一大早,绥宁县河口乡河口村村民就从大棚内采摘香菇,装车运往县城。在县里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下,该村村民通过发展食用菌,每亩纯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去年以来,该县抓住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范围的机遇,坚持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为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贫困问题,绥宁县实施产业开发式扶贫。在党坪、麻塘、梅坪等15个乡镇积极部署“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将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人纳入扶贫对象范围,对有种养产业的农户进行产业帮扶,帮助农户扩大种养规模,带动周边农民、乡镇种养。按照“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原则,该县重点支持对促进和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增加收入紧密相关的项目及龙头企业,鼓励种植规模壮大和产业链的延伸。去年,该县在朝仪、东山、鹅公岭、唐家坊等乡镇扶持油茶低改2万亩,亩平增收500余元;在麻塘、瓦屋塘、枫木团等乡镇扶持楠竹低改8万亩,亩平增收600余元。县扶贫部门积极引导村民发展食用菌、玫瑰花、金银花等新兴产业。东山乡表华村种植食用菌达30多亩,人均增收近1000元。唐家坊镇梅溪村、朝仪乡和团村的绞股蓝产业,瓦屋乡三星村、水口乡曲溪村的金银花产业,已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