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 1月16日,绥宁县长铺子苗族乡拓丘田村养鸡协会喂养的上千只山林鸡又被县城来的畜禽产品经销商"一抢而空"。特色养殖业让当地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目前,该协会拥有土鸡养殖基地4个、鸡棚30多个、养鸡7万多羽,年获利近100万元。该县特色农业活力充沛,成为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绥宁县按照设施化、规模化、精细化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扩大"特色农业"产业规模,使特色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为促进粮食增产,帮助农民增收,2012年,该县在红岩镇开展中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示范片辖18个村、127个村民小组、4073户,连片面积10260亩。经省农业厅组织的测产验收专家组实地测产,示范片平均亩产621.7公斤,超过农业部规定的产量指标3.6%,示范片区平均亩产比非示范区增产15.1%。县里整合涉农资金3000万元,重点对杂交水稻制种、金银花、玫瑰花和绞股蓝等生态农业产业进行奖补。去年,该县坚持做大做强种子产业,建设杂交水稻制种大县,依托隆平高科等省内外种子知名企业,在省道S221和万江公路沿线等14个乡镇重点发展杂交稻制种6.36万亩,生产种子1600万公斤,产值2.6亿元;金银花、绞股蓝、玫瑰花种植分别增加6015亩、2800亩、662亩,发展延季蔬菜3.5万亩,完成楠竹丰产培育5.73万亩。
该县从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力入手,加大农民培训力度,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去年以来,该县经常性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下乡"活动,发放科技书籍6000余本,接受农民咨询3000余人次,举办科技培训班32期,培训农民4300多人次。该县还发动农村种养大户、致富带头人牵头成立果蔬、苗木、中药材等专业合作社,改变了以往农民单打独斗、自产自销、效益低下的状况。关峡杂交水稻制种、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功申报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绥宁县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服务协会和绥宁县杂交水稻制种行业协会正式成立,正在全力争取首批国家级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和国家生猪调出大县政策。长铺子乡成立了安阳山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4个生态农业合作社,为当地农民人均增收600元,拉动全乡经济增长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