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 3月11日,邵阳市委副书记张亦贤在市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会议上要求,坚定信心,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破解难点,创新模式,强化保障,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新崛起,支撑邵阳加快发展。正厅级干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黄生秋,副市长陈优秀、市政协副主席周晓红,副厅级干部、市工业园区办主任伍邵华等参加。
会议通报了2012年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基本情况。去年全市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210.28亿元,同比增长19.8%;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48.7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全省排名第五位。目前,全市工业产值过2000万元的企业达770户,全年新增规模企业80户,净增规模企业21户,产值过亿元企业达391户。
张亦贤在听取新型工业化工作情况汇报和市新型工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意见建议后指出,我市工业在国际经济低迷、发展要素趋紧、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逆势而上,增速保持了连续快速,优势产业进一步凸显,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转型升级开始起步,工业发展平台管理体制逐渐理顺,加快工业发展的要素保障得到加强。全市上下既要更加坚定信心,看到工业发展潜力,也要看到不足,激起紧迫感。
张亦贤要求,各级各有关单位部门要好好调研邵阳工业目前的现状,分析出发展的自身优势、劣势、难点、重点和突破点,认清形势,做到心中有数。一要用“四种思维”来研究工业,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突破难点、创新发展。二要用“四个集中”来保障工业。坚持领导精力最大限度向工业集中、部门合力最大限度向工业汇聚、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向工业整合、各项激励措施最大限度向工业倾斜。三要用“六个途径”来抓好工业。进一步理顺思路,树立大办工业,办大工业,以工业主导经济发展的理念;进一步突出重点,突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和新的增长点,加强调度、监管与扶持;进一步破解难题,着力解决好规划、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进一步搭建好平台,办好园区,搞好工业集中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维护稳定,实现企业做强做大,走规模发展之路,形成竞争力,为加快邵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