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杨剑)初冬时节,笔者乘车驶入板桥乡的村村落落,金灿灿的阳光下:水泥村道干净整洁,河道畅通清澈见底,村民房前屋后绿树葱葱……俨然一幅“洁、绿、畅、美”的幸福美丽新乡村画卷。
为建设美好家园、共享品质生活,给村民营造清洁、整齐、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板桥乡上下合力、党群共建,全面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保洁员”扮靓院落
“每天一大早,我就要把自己负责的环卫区域清扫干净,下午再去巡查清扫,院落里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路面上的白色垃圾,我都要清扫到位。”57岁的贺秋英是板桥乡蔡家村的一名保洁员,负责蔡家村的卫生保洁工作。她自豪地说:“我的责任区包括邵板路蔡家段、乡农贸市场等,这一带人口密集大,环卫工作量也就十分大,但是尽管很累很辛苦,能让大家住得更干净、更舒适,我心里也就高兴。”
每天早上6、7时,贺秋英都要穿着工作服,推着垃圾车,带上扫把、簸箕、铁镐、火钳等出门工作。临近中午11时,估摸着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人在家了,贺秋英又兼职做起“宣传员”,上门发放环卫宣传册进行宣传,然后再回家吃饭。“都说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我觉着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不说做到最好,但我会尽职尽责严格按标准去做。”贺秋英如是说。
其实,贺秋英只是板桥乡30名保洁员之一,每天,板桥乡各院落的出入路口、房前屋后、河塘周围等地,都有保洁员的细心清扫,从而保证了村里环境整洁卫生。
为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板桥乡以保洁为重点,组织各村根据实际组建保洁员队伍,明确保洁人员工作范围、日常作息、督查考核等制度。与此同时,统一的垃圾池、垃圾清运车辆等均由政府统一配备到位,完善“户集、村收、乡处理”的垃圾处置模式,建立起乡、村、户联动机制,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及管理长效机制初步建成。
(小标题)“清道夫”齐心呵护河道
来到板桥乡境内的邵水河,河流顺路而下,河道宽敞、河水清冽,两岸更是绿树满目。然而,就在一年前,这条河里及岸边甚至是两侧树枝上都还满是白色塑料带和破旧的衣服。于是,板桥乡以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契机,上下齐心、酬劳筹资对辖内所有河道、水塘、水沟的垃圾漂浮物彻底清理。如今,经过整治的河道河滩无杂草、河面无漂浮物,保洁人员定时打捞、定时清运,保持水质干净清澈、无异味,保持周围环境卫生干净。“附近居民不仅积极加入到河道清理中,当看到焕然一新的河流,大家也都自觉不再往河里丢垃圾了。”立新村杨阿姨如是说。
“当家人”共建美好家园
70多岁的王大爷拿着一袋生活垃圾,缓步朝近百米外的垃圾池走去。“之前垃圾总是随手扔,现在眼看四周的环境卫生好了,我们也就不忍心去破坏,都养成垃圾定点投放的习惯了。”王大爷乐呵呵地说。
以往,不少村民多年养成的卫生习惯没有丢掉,随手扔垃圾的现象很普遍,虽然村里时不时会组织环卫治理活动,但村民很快就“恢复原貌”,常治常脏,不见效果。
“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有难度,但有心去做就能做好。”板桥乡党委书记王兰鹏说。板桥乡党委政府从提高村民意识入手,多渠道广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组织乡村干部和群众党员代表到望城、宁乡等地进行现场考察学习、各村评比“文明卫生家庭”、“小手牵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校园主题活动、发放宣传手册、签订倡议书、制定村规民约等形式,让村民意识到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意义,提高群众文明意识,积极引导村民加入到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中来。
现在走在板桥乡马路沿线,“环境整治齐参与,共建美好新家园。”“积极开展文明卫生村建设,搞好公共卫生。”“幸福的生活,需要你我的参与。”……类似的宣传牌和村规民约很是显眼。新屋被收拾得干净整齐,房屋四周曾经遍地的垃圾没了踪影……走进农户家中,令人真切地感受到,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渗透到板桥村民的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