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每逢佳节倍思“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每逢佳节倍思亲”。基于农耕文明的春节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和美好愿望。培养美好的情操、树立高雅的理念、倡导文明的节庆,乃是春节意义的本质所在。为此,笔者提倡“每逢佳节倍思‘清’”,也是过好春节的题中应有之义。具体地讲,应该把握“三清”。

  一要清雅。欢度新春,尽情享受人生,无可厚非,但一味寻欢作乐,甚至做出有损社会公德的事,就不仅是对春节文化的亵渎,而且极易乐极生悲。因此,要使春节过得有意义,就要自觉摈弃旧习陋俗,远离低级趣味,倡导文明新风,让节日多一些雅趣,多一些清风,通过参与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娱乐身心、增长知识、培育美好情操。

  二要清欢。“人间有味是清欢”。这种清欢既体现在与家人团聚的喜悦中,也体现在与民同乐的快意中。远方的游子回到家乡看望长辈,与亲友围炉夜话,叙久别乡思,唠邻里家常,其乐融融;领导干部利用过年的机会,到基层拜年,看望困难群体,慰问坚守岗位的职工,与民同乐,不仅能丰富节日内涵和人生阅历,而且能密切与群众的感情,为做好新年度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过节方式,其情洽洽,其获多多。

  三要清廉。“廉不廉,看过年”。时下,中央三令五申严禁公款送贺卡、送烟花、送节礼,要求党员干部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和奢侈享乐行为,可谓切中时弊。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谨记不忘、严格遵守。领导同志过年尤须保持清醒头脑,注意洁身自好,自觉拒收礼物,减少应酬,谢绝高消费娱乐,抵制不健康活动,带领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过一个清廉年、节俭年。

作者:刘克勤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