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向云峰 张若沙)7月1日晚,绥宁县寨市苗族侗族乡游客接待中心广场上灯光通明,当地居民唱山歌、扭秧歌、跳广场舞,热闹非凡。西正街居委会刘大妈高兴地说:“有了路灯,晚上我们也能跟城里人一样出去休闲了。”继在主要街道安装了60盏路灯后,该乡组织干部深入新农贸市场、敬老院、游客接待中心、钟鼓楼、西河老街、寨市广场等处实地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协调,又安装路灯40余盏,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出行。
领导在一线指挥,措施在一线落实,办法在一线研究,问题在一线解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绥宁县各单位、各部门真正把“办公室”搬到第一线,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用服务转变工作作风,用实绩检验工作成效。
“老街入口处路窄坡陡,来往车辆速度较快,有较大的安全隐患。”有市民代表在绥宁县城管局征求意见座谈会上提出这样的疑问。县城管局联合县交警大队现场办公,几天之内就将4条减速带设置到位。为帮助移民掌握一技之长,县移民局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在库区关峡乡花园阁村、移民安置区唐家坊镇罗连村等村举办了4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将技术知识送到移民家门口。唐家坊镇罗连村村民袁贺宁在接受农机培训后兴奋地说:“不出乡就学到了种植技术,还有补贴,比想得还美!”
该县各乡镇机关党员干部、农业科技人员、畜牧兽医人员、林业科技人员、农机技术员、矛盾纠纷调解人员、土地水利规划人员纷纷走出办公室,为农民群众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服务,把问题解决在一线。县广播电视台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传帮带”活动,帮助25个乡镇9300多户村民解决了看电视难的问题。朝仪侗族乡农户居住分散,尤其是老年群众领取养老保险金不方便,对站点服务感到不满。乡党委、政府除增加农户养老保险金领取站点外,还在乡民情服务中心为老年群众设立了“快捷通道”,让他们少走冤枉路。
据悉,今年以来,该县各级各部门共落实各类扶持资金530万元,调处矛盾纠纷526件,解决问题12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