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绥宁
绥宁县大团村凤仙花儿别样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伍丹丹 谢姗姗)“凤仙花喜阳,绚丽多姿,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就像焕然一新的大团村一样。”大团村退休教师龙宪富看着自家庭院内的凤仙花圃,喜笑颜开地向我们讲述。自大团侗寨申遗以来,大团村的村民自发地为美化大团做着准备:整齐码放的柴堆,干净整洁的院落,种类繁多的花草,美不胜收的歌舞,都一齐迎接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大团村地处乐绥宁县安铺乡南端,有包茂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村风淳朴,村容整洁。该村自筹资金,引进技术,发展的种养殖业已经涉及多个领域,主要有杨梅、苗木、桂花、葡萄、蔬菜、涪陵、养羊、养牛、养猪、养鹅、杂交水稻制种等。最有特色的要数棠梨子种植和稻田养鱼了:2003年,村支部书记黄进文从浙江农科所引进了“黄花82”新品种和新技术,在自家田里试验成功后,推广至村里种植,现已有3、4亩地种植棠梨子,每亩年均净收入有好几千元;今年5月份,经县申遗办牵线,该村与金水湾休闲山庄达成协议,从洞口高沙引进优质鱼苗,分组分稻田养殖,现已养鱼28000尾,能卖上15元一斤的好价钱。由于种养殖业的推动,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致富,幸福指数提升,心情自然大好。

  大团村是少数民族村落,其中90%是侗族,目前还保留了有浓郁侗族特色的鼓楼、款场、风雨桥,全村分上团寨、中团寨、下团寨3个自然聚居点,由大团溪连成整体,宛若船形,民居公共建筑不受地形约束,排列灵活,形成以公共建筑为中心,依山傍水,“山脊型布局”、“沿溪型布局”和“山麓型布局”等相互穿插交错的空间组合,天地人和谐共生,充满美感,2012年纳入了国家侗寨世界文化遗产申遗预备名录。近年来该村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3年,已有216户侗寨列入了房屋改造范围;争取到扶贫项目资金50多万,修建了水渠1600多米,水泥硬化公路600多米;在农田整治项目中投入了资金137.8万元,涉及农田600多亩,现已进入铺沙阶段;该村还自发组建了一支50人左右的民俗表演队伍,排演了“飞向苗乡侗寨”、“多耶舞”、“黑山姑娘唱情歌”等10余个具有浓郁侗族风情的节目,同时还保留了古老的拦门酒、象征吉祥的红绸带、清脆悠扬的侗歌等少数民族风俗,在大团村随处可见腰鼓队、竹竿舞,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前来采风调研。

  2012年,由于气候原因,该村杂交水稻制种全军覆没,但是村民们没有丧失信心,重整旗鼓,在通道连团村帮助下,发展制种100亩,第二年获得大丰收。今年6月,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冲毁了大部分鱼塘,冲走了鱼苗数千尾,但大团村民没有被灾难击倒,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就像顽强乐观的凤仙花勇敢绽放。

  “大团从远古走来,向世界走去。”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崭新的大团村如同冉冉升起的新星在绥宁西南边陲大放异彩。 

作者:伍丹丹 谢姗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