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流浪少年栖身万家坪桥下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周芳王 玉玲)7月17日中午1点半,一辆绥宁牌照的车出现在武冈市救助站,在救助站门口焦急张望了1个多小时的村民黄艳红一眼就认出了失联9个月之久的堂弟黄相龙,她冲上去一把将堂弟抱住,失声痛哭,并对冒着酷暑驱车近100公里将其堂弟护送回家的绥宁县民政局救助站的周军同志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当天上午8点多钟,绥宁县救助站负责人周军同志接到群众来电,称一位外地少年流浪到了我县,在天虹旁的黄桑路万家坪大桥底下,浑身恶臭,精神恍惚,生活无着、急需救助。周军立即和民政局基政股股长石逢夏同志来到黄桑路,见情急之下问不出什么名堂,便把少年接到救助站办公室。在同志们耐心引导和帮助下,少年的自闭心结慢慢打开,一点一点说出了爷爷、爸爸、姑姑的名字,并说自己17岁,是本省武冈市双牌乡大坝村人,2013年出来在广东打工,因挫折自闭,一路流浪辗转到了绥宁。在绥宁20多天的日子里,一直躲在黄桑路附近的山边,得到了许多绥宁好心人的救助。尤其是家住卫生局的刘和珍奶奶,这些天一直默默无闻的给他送饭送水送衣服,使他不至于挨饿。民政局分管领导副局长肖玉梅同志非常重视,亲自给少年的家属通了电话,联系好了少年的回家事宜。马上就要送少年回家了!周军同志不嫌脏不怕累,亲手帮助少年洗了澡,换了干净衣服,还给他喷上了香喷喷的香水。带少年去理发,可理发店都觉得太臭不肯给他理。周军去买了剪刀、梳子、洗发水、毛巾,亲自当理发师,给少年理了发,转眼一个衣襟褴褛、蓬头垢面的流浪儿变成了一个翩翩少年。只见少年对着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不停地笑着,鞠着躬,表示感谢。周军不顾辛劳驱车一个多小时赶到武冈市救助站,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这一幕。
流浪的孩子虽已回家了,可是周站长心里却充满了担忧。他说,这些流浪的小孩,因为挫折开始流浪,也因为挫折很容易出现重复流浪外出的现象。仅仅依靠救助管理站的临时救助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是根本性的作用,还得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从源头錾断流浪的根源,给少年儿童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要为流浪的未成年人定期开展心理咨询,解除心理障碍,弥合心灵创伤,纠正行为偏差,提高抗挫折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他们从心理上能够正常地融入社会。
图为救助站站长周军光着膀子给少年洗头理发
流浪少年受到救助之后露出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