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饶兴军)“县政府将从县城以南把自来水引到北面几十公里远的茅坪片区,投资几千万元,受益群众几万人。”9月10日,城步茅坪镇土桥村的唐老师乐滋滋地“点赞”。这是该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落实整改治“四病”的有力佐证。
该县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开展“治庸、治散、治懒、治奢”为主要内容的治“四病”行动。该县县委活动办牵头开展了100余次督导检查,消除了党员干部思想上的“亚健康”。如今,给群众办实事的多了,去歌厅足浴房的没了;下乡调研的多了,中午喝酒的没了;埋头干事的多了,坐在办公室里上网的没了。这“三多三没”成为了城步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真实写照。
干部摆进去,问题刨出来之后,关键是看整改得如何。该县把问题整改与“挂图作战”、台账建销相捆绑,一个干部一本台账,一个单位一份挂账销号“路线图”。为拔除群众反映强烈的“门难进、找不见人”病根,该县要求每个单位在醒目位置都要有岗位公示,每间办公室门上有干部姓名和手机号;针对文山会海久治不愈,每月设立“无会周”;杜绝干部走马观花假调研,建立调查研究每次至少解决一个问题,并第一时间向群众反馈“两个一”制度……截至目前,全县已整改各类突出问题200余件,一味味具体见真章的“猛药”开始向问题“叫板”,让群众点了头、叫了好。
该县把“三联二访一帮”活动固化下来,实施党政部门包难村、政法部门包乱村、经济部门包穷村、农科部门包专业村工作法,并建起包联责任考核挂钩机制,当地群众不增收不脱钩、村容村貌没变化不脱钩,让党员干部从“机关大院”走到了“农家小院”。在全县农村党支部推行集体学习、村务公开透明、财务分级负责、村组主要干部保持稳定的新机制,打磨出了基层农村干部这根“针”,穿引好基层治理的“千根线”。让党员干部从过去“发文件、上版面”的“纸上谈兵”,变为零距离、零折扣地“下乡服务”。如今,在党员干部的努力下,道路通畅了、高山蔬菜丰收了、特种养殖赚钱了……一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汇集起来,畅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